第192章 钙钛太阳能甲板?(3 / 5)
势,但三大特性极为突出。
一是发电储能一体,结构更紧凑。
二是强度骇人,远超普通太阳能板,堪比顶级合金。
三是充放电速度极快,自放电速率介于电池和电容之间。(自放电速率:普通电池0.1%/天、钙钛电池0.1%/分钟、电容0.1%/秒)
作为电池领域的行家,陈默立刻意识到这种性能介于电池和电容之间的钙钛电池,其潜在的应用。
他推测后续二级、三级技术的研发方向,很可能就是强化这三个方面(结构、强度、充放速度)。
参照前世的一些电池应用方向,他迅速想到了几种可能应用方向:
若充放电速率进一步提升,可走向超级电容发展方向(如激光武器电源、电磁弹射电源)
若强度再增强,可应用于特种领域(如卫星太阳能翼板、甚至作为外太空,自持能源结构件通用单元,即太空通用电池)
发电储能一体,再结合其超高强度,或许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电源解决方案之一(车顶车身直接集成,配合气态锂电池,实现日常通勤自供电+远途充电模式)
这么一算下来,要是新能源汽车以钙钛电池为车身车顶,4平的面积,8小时约40度电,实现日常通勤的32公里续航!
不过,陈默很快冷静下来。
实验室研发成本,远橙或许能承担,但大规模量产落地
现阶段几乎不可能。
首要问题就是“钛”这种航空金属的成本高昂得令人望而却步,市场化难度极大。
远橙现有的第三代气态锂压缩技术(二级、三级压缩)的市场接受度尚且是个问题,更别提成本起步就可能直追三代气态锂的钙钛电池了。
深思熟虑后,陈默觉得这项技术目前最适合的用途,还是交给柳明侦,作为她冲击院士候选人的科研项目。
钙钛太阳能电池,其应用前景虽广阔,想象空间巨大,但当前的市场肯定无法承受其高昂的成本。
于是,陈默连夜将《高强度钙钛一体化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思维导图》撰写出来。
关于具体的量产工艺和核心研发细节,他并未披露,只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行的研发方向框架。
他相信以柳明侦的能力,凭借这份思维导图足以完成后续研发成果。
天色渐亮,陈默拿着新鲜出炉的思维导图找到在门外守了一夜、双眼泛红的小郑。
他先打发走了刚刚醒来的周雨萌去休息,然后神情严肃地询问小郑,是否能通过国安的特殊渠道,将这份技术文件安全快速地送交到远橙柳明侦总监手中。
有了高精度陀螺仪的教训,小郑知道陈默通宵研究的成果,必然是极其重要的,立刻郑重表示。
“没问题,陈总,保证安全送达!”
很快,便有国安方面的人员按照程序,取走了陈默的技术资料。
然而,陈默并不知道,他这份资料并未直接发往深城远橙公司柳明侦手里,而是先被送往国防科工的相关专家处进行例行评估。
专家们审阅后,无不惊诧于陈默仅凭理论推演,就勾勒出如此详尽且极具前瞻性的研发路线图。
报告中预测的钙钛电池各项基础性能参数,尤其是其惊人的强度、独特的“发电储能一体化”设计,以及字里行间暗示的广阔应用前景,即便陈默个人认为其市场化难度不小,但专家团队一眼洞悉了其中的军用潜力。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兴奋不已、浮想联翩,当即给予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将其作为重要情况向上级汇报。
陈默简单休息了几个小时后,便在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