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全套光学玻璃產业链(4 / 5)

加入书签

虹专家团队,去年给索霓做af镜片涂层技术服务,市价一年就要300万,现在相当於白送。

旗玻那个省级实验室,每年能拿到500万政府补贴,他们连这个资质都愿意转移

这確实是行业寒冬下的抄底机会!”

陈默一边听,一边仔细看著资料,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林主管,我看这三家的產线.好像都不全啊没有一家能覆盖从熔炼、压铸到镀膜的全流程”

林峻峰嘆了口气,解释道:“陈总,您说到点子上了!”

“因为技术门槛和高风险,国內几乎没有公司会投入巨资,去建立全套的光学玻璃產线。

大家通常只专精其中一环。

而且,即便是国际巨头如得国消特、北美糠寧、霓虹旭消子(acg),也不是所有环节都自己完全掌控,很多也是通过合作或外包完成。”

很多人搞不清楚,得国蔡斯和消特的关係。

简单点来说,消特是给蔡斯提供光学玻璃(粗坯原料),蔡斯自己负责精密加工(铣磨、消磨、拋光、镀膜)与系统集成!

国內类似的加工组合也有,北方波璃+舜羽光学,樺星玻璃+樺润光电。

现在林峻峰的意思很明显了,橙科要做光学玻璃业务,可以成为消特+蔡斯合体版本,把原料製造粗坯、精密加工製成光学元件、光学原件集成光学系统,全部自己做!

陈默顿时陷入了沉思,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很清晰了。

要么只买一部分,和別人一样当个“环节玩家”,要么就趁此机会,把国內这三家的互补资產和业务线都买下来,拼凑出国內,甚至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全產业链光学玻璃製造能力。

这风险,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次性投入巨大,三家全吃下要接近4.5亿,而且现在是行业寒冬,这意味著要逆周期扩张,背负沉重的资產和人员负担。

而且做得还是高端玻璃领域,一出新手村,就要直接和国际巨头竞爭了!

但不得不说,机会也同样是巨大的,陈默想到一个路子.

要知道晶东方2011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550万片,显示器面板为1576万片,笔记本电脑面板为1410万片。

以上晶东方所有的屏幕的光学玻璃基板,都来自北美糠寧、得国消特和霓虹旭消子。

三家每年至少要从晶东方赚走15亿美刀,而且隨著全球屏幕市场的回暖,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加。

要是橙科能做出性能不差消特,成本还低的光学玻璃,把晶东方的订单抢过来,甚至可以去问问三晶要光学玻璃基板不要

毕竟三晶自己不造光学玻璃基板,照样用的是北美糠寧,得国消特的產品。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三晶不用霓虹旭消子的產品。

一旦成功拿下全球两大屏幕製造巨头的玻璃基板订单,橙科將拥有极强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协同优势,有望从全球光学玻璃製造巨头手中,抢下大部分的光学玻璃市场份额。

不用怀疑,只要国產技术突破,国外不动用行政干预,搭配国內全產业链成本的优势,国內厂商的成本基本通杀任何產业!

有了一定可行性的成功预案,陈默也坚定了信心。

实在不行,陈默再厚著脸皮去求求上头唄!

一回生二回熟,会哭的孩子有吃!

晶东方给约1/3的订单,橙科光学就能活下来了。

而且错过这个行业低谷期,未来再想整合,代价可能是现在的数倍,甚至还会遭遇行业集体的阻挠。

思考良久,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