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原来如此(3 / 4)

加入书签

薄,但对他而言已是久旱甘霖。

《天罡正法》缓缓运转,一丝丝天地灵气被引入体内,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干涸龟裂的经脉,修复着连日来积累的暗伤与透支。

左臂的饕餮纹路依旧沉寂,仿佛也在这难得的安宁中陷入了沉睡。

约莫过了子时,万籁俱寂,只有屋外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雪落枝头的簌簌声。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靠近。

李炫缓缓睁开眼,看到冯御史披着一件韩老猎人提供的旧皮袄,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恢复了清明,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

“李真人…”

冯御史压低声音,做了个“请”

的手势,目光指向屋外。

李炫会意,知道这位御史大人必有要事相商。

他微微点头,起身,与冯御史一前一后,悄无声息地走出了温暖的木屋。

屋外,月华如水,洒在洁白的雪地上,映得四周一片清冷明亮。

寒风依旧,但比起雪山上的凛冽,已显得温和许多。

两人走到村落边缘,一处背风的大石后站定,这里可以俯瞰下方幽深的河谷,又能确保谈话不被旁人听去。

冯御史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仿佛要借此压下心中的波澜。

他转过身,面向李炫,郑重地再次躬身一礼,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加庄重和诚恳。

“李真人,此番若非真人屡次相救,力挽狂澜,冯某与这使团上下,早已化为昆仑山间的枯骨,使命亦将断绝。

此恩…实非言语所能表达万一!”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是劫后余生最真切的感激。

李炫伸手虚扶:“冯御史言重了。

同舟共济,份所应当。

况且,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让我遇上诸位,或许正是为了这盒中之物能重见天日。”

他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冯御史依旧紧捂的胸口。

冯御史直起身,重重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有后怕,有愤怒,更有深深的忧虑。

“是啊…盒中之物…谁能想到,这小小一方铁盒,竟重逾千钧,牵扯出如此泼天大案,引来如此酷烈追杀…”

他顿了顿,看向李炫的眼神充满了探究,“冯某心中实有太多疑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冒昧请真人出来,只想…只想与真人坦诚一叙。”

“御史大人但说无妨。”

李炫平静回应,他知道,经过这连番生死与共,尤其是他“李淳风传人”

的身份被“坐实”

后,冯御史对他已不仅仅是感激和依赖,更有一种近乎“同道”

的信任与托付。

冯御史斟酌着词句,缓缓道:“真人…自昆仑险地现身,身手凡,见识广博,更兼…更兼身负李淳风仙师之传承…”

他紧紧盯着李炫的表情,“冯某斗胆,敢问真人…尊师…究竟是仙师门下哪位高足?仙师他…他老人家…莫非真的尚在人间?”

终于问到了最核心的问题。

李炫心中早有准备,他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追忆与怅惘,目光投向远方的雪山轮廓,仿佛穿透了时空,语气变得悠远而飘渺:

“师门之事,本不该为外人道。

然御史大人既问起,又身负社稷重任,李某…便不再全然隐瞒。”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忆极其久远的事情,“家师…并非世人熟知之名号,乃仙师晚年云游昆仑时,偶然点化的一名山中稚子。

彼时仙师已参透天机,深感《推背图》泄露玄机过甚,恐扰天道运行,故将后续更深之奥义与部分道统,封存于昆仑秘境,并嘱托家师一脉,隐世看守,非天地剧变、神州倾危之兆,不得出世,亦不得轻易透露师承来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