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堂眾生相(2 / 3)
的,甚至带著个小廝接送他上下学。
其次是商户家的孩子,以蒋彬和汪永光为首。他们穿著乾净的粗布衣裳,用的是稍次的竹纸,但比起秦家村的孩子已经阔绰多了。秦思齐注意到,这些人写字时手腕灵活,显然在家已经受过些指导。
人数最多的是秦家村本村的孩子们,以秦山青和秦书恆为首。他们穿著打补丁的粗布衣裳,写字用的是沙盘或水写方砖,在一块特製的方砖上蘸水写字,水干了可以重复使用。
秦思文的沙盘就是这种,木头框里放著沙子。但冬天適合用沙盘,夏天用水写方砖比较好,练习写作水笔更好模仿下笔。
秦思齐回过神,赶紧跟上朗读的节奏。“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偷瞄了一眼身旁的沙盘,又看看后排的堂哥笨拙地在方砖上瞎画。
午休时分,学堂里更热闹了。秦怀仁的媳妇,大家都叫她秦婆婆。抬著两个大食盒进来。食盒一打开,香气顿时瀰漫开来。秦思齐伸长脖子看去,只见食盒里整齐地摆著几份饭菜:白米饭、炒青菜,还有一小碟红烧肉!(明朝前期猪肉一斤是13文左右)
秦婆婆吆喝道:“交过饭钱的,过来领饭!“
李涛那几个地主家则被小廝带回租的房屋,有专门的嬤嬤做好了饭菜等著。蒋彬几个商户子弟领了自己的那份。秦家村的孩子则默默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吃饭,一个月300文的饭钱,对他们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是为了科举,这些孩子的父母,还是捨得。
秦思文走过来,拍了拍堂弟的肩膀说道:“思齐,走,回家吃饭。“秦思齐点点头,正要起身,却见秦怀仁走过来,手里还端著一碗饭菜。
秦爷爷和蔼地说:“思齐留下,你年纪小,来回跑太累,就在这儿吃吧。“
秦思齐惊讶地睁大眼睛。碗里的饭菜,比起家里的粗粮稀粥,野菜饼,咸菜。已经是天壤之別,糙米饭,炒青菜,还有几块红烧肉!羡慕的口水直流。
他道谢著,还是拒绝了。说道:“谢谢秦爷爷!但我母亲应该来接我,就不在这里吃饭了。“
一点都不像2岁半的小孩子般跑了出去。母亲笑著看著他跑出来,笑著抱起,往家里走。然后思齐挣扎著下来,说著要自己走回家。
回到家秦思齐小口小口地吃著来之不易的饭菜,每一口都嚼得很仔细。如同品尝著什么美味一般!吃完饭回到私塾,他注意到李涛那桌不时传来笑声,几个地主家的孩子边吃边炫耀著家里新买的笔墨纸砚。蒋彬那桌则安静许多,偶尔交流几句算盘口诀。
热闹的是秦家村孩子们那的秦家帮,胜在人多。秦山青正绘声绘色地讲述昨天在河里摸鱼的经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秦思文也在其中,黝黑的脸上洋溢著朴实的笑容。
秦思齐年纪太小,虽然分了蜜饯,但依旧没人带著玩;家境又差,融入不了富家子弟的圈子。唯一亲近的堂哥,也有自己的玩伴,自己便在沙盘上画著字。
下午的课程是习字,秦思齐终於可以在上课时,用上自己的沙盘了。他拿著小木棍,在细沙上歪歪扭扭地画著“钱“字,却总是画不好。正当他懊恼时,一只温暖的大手覆在了他的小手上。
秦秀才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苍老的手引导著他的动作,说著:“手腕要这样...一横,一撇,一捺...对,就这样。“
在秀才的指导下,字终於画的有了模样。秦思齐兴奋地抬头,却见秦秀才已经走向下一个学生。他失落地低下头,继续练习。
放学时分,刘氏接孩子放学,但是看著堂兄弟秦思文和秦思齐一起放心,想著吩咐一声思文,以后放学带著思齐一起,自己就不来接思齐,可以多做点活,补贴家用。让他们两一起走,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