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好友来信(2 / 3)

加入书签

步走入渐浓的夜色中。向著小院方向,那里有最可口的粗茶淡饭。

他儘量拒绝著赵府给他的安排,接送的马车,中午的饭食。赵明远总是抱怨著:“你一点,都不把我当兄弟,吃个饭怎么了,不就安排马车接送你,咋就不好意思了”看著小廝,是不是你个家奴嚼舌根了。秦思齐没有说话,只是让他认真读书,要是没事,就继续写文章。

秦茂才与秦明茂山论著放榜日该备多少掛鞭炮。桌子上摊开的黄历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宜祭祀““至少六掛!“秦茂山的菸袋锅敲在青石板上,溅起几点火星,“当年我们父亲中院试时,就有六掛...“

话音未落,院门突然被拍得震天响。打开门看见是官家管事,正在商量看榜事情的秦茂才,顿时冷汗直流,以为自己的酒楼被看上了,开启头脑风暴,想著如何化解这场危机。他见过太多这样被夺家產的人,每个都是报案无门,只能低价出售。难道是因为今年生意太好了,被看上了,不行,回头把思齐写的对联下了,太招摇了不好。盘算著用多少银钱,找谁能解决,怎么想,都是大出血。

对著管事拱手道:“请问贵人,来此有何贵干”这时的秦茂才汗流浹背,强忍著淡定。只是膝盖依旧发软。“我愿奉银...乾股两成...”

“我家少爷托我给秦公子带些东西。“皂衣管事困惑地打断他,指了指身后两个樟木箱子,“若是公子不在,烦请转交。“

秦茂才这才看清来人,悬著的心刚落回肚子,箱子上“岳麓精舍“的朱漆印在晨光中鲜艷如血,那是多少湖广学子梦寐以求的印记。

“思齐去了赵府...“秦茂才话一出口就后悔了。果然,管事眉头微皱,显然知道赵家商贾背景。他急忙补救:“是去探病!赵公子与思齐是同窗...“

管事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留下箱子和封信就走了。秦茂才瘫坐在门槛上,才发现中衣已经湿透,凉颼颼地贴在背上。他盯著那两个箱子,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在这世道,学问就是护身符。任你有在多家產,无仕护身,皆是眼前浮云“

赵府的芍药开得正艷。秦思齐穿过迴廊时,听见书房里赵明远正扯著嗓子骂郎中:“小爷我尿得出就是好了!再喝这苦药汤子,没病也喝出病来!“

推门就见个药碗摔碎在青砖地上,褐色的药汁溅得到处都是。赵明远歪在罗汉榻上,脸色倒是比前日红润许多,就是嘴角还掛著点药渍。

“来得正好!“赵明远眼睛一亮,“快帮我看看这道《春秋》题...“他突然噤声,盯著秦思齐怀里的包裹,“这什么“

“林静之从岳麓书院寄来的。“秦思齐解开蓝布包袱,露出几册装帧考究的线装书,“说是歷年优秀程文。“

翻开第一页,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这篇《子谓顏渊曰》的破题,竟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化用为“圣人行藏之妙,即天地显晦之机“,笔力雄浑如老吏断狱。

“这...这是院试水准“赵明远的声音发颤。他快速翻到下一篇,是某年湖广乡试的《民为贵》章,墨跡如新,批註密密麻麻如蚁排衙。其中“社稷次之“一句旁,硃笔批著“此处宜引《孟子尽心》民为贵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对勘“,见解精到得令人心惊。

秦思齐的指尖轻轻抚过纸面。这些文章里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起承转合圆融无碍,与自己那些绞尽脑汁的习作相比,简直云泥之別。

“你看这篇。“赵明远突然指著某页,声音都变了调。那是去年间一位神童的院试答卷,未及弱冠便高中案首。文章末尾的考官评语赫然写著:“议论正大,气象恢弘,殆天授也。“

窗外的蝉鸣突然刺耳起来。秦思齐想起自己县试时,那篇被学政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