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规划(2 / 3)
光更盛,“不过若按这个法子,你能分几成“
秦思齐心头一跳。这是个陷阱,若说多了显得贪心,说少了又贬低自己价值。
“全凭伯父定夺。“他拱手道。
赵员外从袖中抽出几本册子扔在石桌上:“这是盐引、茶税和大明律例。给你们一天时间,写篇策论出来。我看可行与否,再定分成。“他意味深长地补充,“否则只按收购价给你。“
秦思齐瞬间明白了,这是考校。若答得好,或许能参与分成;若答不好,就只能做个原料供应商。他暗暗攥紧袖中的手:“小侄明白。“
“爹!这太少了,思齐可是我的好朋友...“
“你住口。“赵员外瞪了儿子一眼,“若连这点事都办不妥,趁早別做什么生意!“说罢转身离去,宽大的袍袖在晨风中翻飞如蝶。
待父亲走远,赵明远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这叫什么事自家儿子还要考试!“
秦思齐已经翻开那本《茶课则例》,头也不抬:“你爹是在教我们。“
“教什么“
“做生意不能光靠热情。“秦思齐快速瀏览著税目,“你看,天宝十年,茶税每引才一贯钞,如今涨到三两银子。若不知这个,我们连本钱都算不准。“
赵明远凑过来看那密密麻麻的数字,顿时头大如斗:“你来写,我给你打下手。“
“不行,你更了解赵家的实际运作。“秦思齐铺开宣纸,“我负责税法与策略,你负责运输与销售。最后合二为一。“
整整一个上午,两人伏案疾书。婢女送来午饭时,秦思齐才发觉手腕已经酸得握不住筷子。赵明远更惨,脸上蹭了好几道墨痕,活像只猫。
“我爹就是故意刁难!“赵明远边扒饭边抱怨,“他那些帐房先生哪个不是算了几十年的...“
秦思齐却盯著《盐铁论》中的一段出神:“明远,你看这里说山海之利,必与民共之,但实际茶税却年年加重。我们若能在策论中提出轻税促產的观点...“
“那有什么用朝廷又不会听我们的!“
“但你爹会听。“秦思齐眼中闪著光,“这说明我们考虑到了政策风险,將来若茶税变动,我们有应对之策。“
赵明远似懂非懂地点头。午后,秦思齐的笔锋越发流畅:
“...故建议分三季收购,春季高价收头茬嫩芽充贡品样本,夏季大宗收二茬茶为主力,秋季收粗茶掺入以增分量。运输则分三路,一路走官道持税引明运,二路走漕运夹带,三路走鏢局暗渡...“
赵明远看得目瞪口呆:“这、这也太大胆了!“
“你爹要的就是大胆。“秦思齐吹乾墨跡,“按部就班的生意,赵家还缺人做吗“
日影西斜时,赵员外摇著摺扇踱步而来。他拿起厚厚一叠策论,先是皱眉,继而挑眉,最后竟笑出声来。
“好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指著其中一页,“这个以诗社为名行品茶之实的主意,是谁想的“
赵明远刚要开口,秦思齐抢先道:“是明远的主意。他说扬州金陵盐商最爱附庸风雅。“
赵员外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总算没白养你。“他合上策论,“按这个方案,我可以给你们三成利。“
“三成“赵明远跳起来,“爹!光本钱就...“
“闭嘴,记住,出了这个门,此事与赵家无关。而且知能是口头承诺,若被官府拿住,你自己担著。“
忽然停住:“伯父,若我们想做得更大呢“
赵员外眯起眼睛:“多大“
“比如...拿到官办茶引“
庭院里再次寂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