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相约(1 / 2)

加入书签

“好茶!”赵明远忍不住赞道,伸长脖子去看。只见罐中茶叶细秀如针,色泽翠绿,白毫微显,果然不凡。

秦思齐用竹茶匙取出適量茶叶,放入两个粗陶茶碗中。此时壶中水沸,他提起壶,滚水悬冲而下,水流细而稳,精准地注入碗中。翠绿的茶叶在水中翻滚舒展,如碧玉沉浮,茶汤渐渐呈现出清透的黄绿色,香气愈发清冽高扬。

“明远,请。”秦思齐將一碗茶轻轻推到赵明远面前。

赵明远端起粗陶碗,先观其色,清澈透亮;再闻其香,清雅悠长,带著雨后山林特有的鲜爽气息。他吹散热气,小心啜饮一口。茶汤入口微涩,旋即化为甘甜,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悠长,一股清凉之意仿佛直透肺腑,將夏日的燥热和考试的疲惫涤盪一空。

赵明远由衷讚嘆,“此茶生於高山云雾,得天地雨露精华,滋味清奇,回甘雋永,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已是秀才,看我回去,继续向父亲,要回属於你们我的那份利,毕竟这玉露茶,是你发现,写的规划!”

放下茶碗,又感恩的说道:“说起来,还是多亏你啊,若非这些日子,天天在你这里学习,我在八股文上恐难有突破,此次怕是要落榜。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过几日在补上好酒。”

秦思齐端起茶品了一口,茶汤的清冽让他心神寧静:“明远,你我之间,说这些生分了。我们还要继续攀爬。”

他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饮水思源。此番侥倖得中,全赖夫子多年悉心教导。明远,我想明日晨时,一同前往夫子府上拜谢师恩,不知意下如何” 晨时拜謁,既显庄重,又避开了日间暑热和人流,是读书人谢师的常礼。

赵明远立刻正色道:“思齐,你说的对!师恩如山,自当拜谢。明日晨时,我必准时来此,一同前往。”他答得乾脆,心中却掠过一丝家族事务的安排,暗忖需得早起调整一下。

两人又閒聊了几句考场见闻,品评了一番此次院试的题目。赵明远对秦思齐复试那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解》讚不绝口,认为其结合自身寒窗经歷,写得真切动人,鞭辟入里,无怪乎能力压群雄夺得案首。秦思齐则谦逊应对,也称讚赵明远正试那首《赋得“夏云多奇峰”》气象开阔,才思敏捷。

茶过三巡,赵明远放下粗陶碗,但语气稍稍正式了些:“思齐咋们开门见山,除了道贺,我父亲让我明天带你回一次家,聊聊茶园的事情。”

秦思齐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哦赵伯父有何吩咐”

“我父亲听说思齐中案首,甚是欣慰。你与我又为同窗挚友,此番同登桂榜,乃是大喜。想让你明日到府上一聊,一则庆贺,二则聊聊玉露茶之后的规划。”

秦思齐端著茶碗的手指微微一顿。赵员外的邀请在他意料之中。玉露茶背后的利益网络他心知肚明。

书房內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炭炉里细微的噼啪声。片刻,秦思齐道:“那明日,拜完夫子,就去你家,与伯父閒聊一番。”他也想为族人多爭取一些利益,让白湖村的族人过的更好些。

赵明远见他应允,笑容更盛:“好!思齐爽快!那就这么说定了!”

暮色四合,小院归於寧静。秦母也做了饭菜,让两人过来一起吃饭,依旧如往常一样,让小廝上桌一起吃饭。都是家常菜:蒸鱼、蒸肉,酸辣藕带,干煸刁子鱼,排骨藕汤。赵明远吃饭,总是让人食慾大开,不知道的,以为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美食珍饈。这也是让秦母最开心的地方。

吃完饭,送別赵明远后。秦思齐回到书房,看著桌上尚未收拾的茶具,两碗茶汤都已凉透,但恩施雨露的清雅犹在鼻端。想著明日如何为族人谋取利益。

厨房传来母亲轻柔的哼唱,是家乡的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