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赵父的考核(1 / 4)

加入书签

“思齐、明远,”郑夫子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著长辈的期许,“今日之秀才,不过是学问之始阶。望尔等戒骄戒躁,砥礪前行,勿负胸中所学,更勿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

他顿了顿,目光在秦思齐身上多停留了一瞬,“思齐,家境清寒非汝过,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望你以此功名为阶,更上层楼。明远,你天资聪颖,但性稍跳脱,需知学问之道,贵在持恆,望你多向思齐请教沉稳之道。”

“学生谨记夫子教诲!”两人齐齐躬身,声音洪亮。

赵明远家的马车早已候在一旁,车夫见到二人,迎接二人上车,向赵府驶去。马车並未在正门停留,而是熟门熟路地绕到西侧的角门。门房显然认得自家少爷的车驾,早已恭敬地打开门,垂手肃立。

“少爷您回来了!”门房的声音带著殷勤。

赵明远率先跳下马车,对门房微微頷首,隨即转头对秦思齐笑道:“思齐,咱们先去我书房歇歇脚,再去拜见父亲。”

他转头对一个小廝吩咐道:“速去稟报父亲,就说我回来了,还带了同窗好友思齐拜见。”

小廝子应了一声,一溜烟儿地跑向內院。

秦思齐跟著赵明远穿过几重垂门,绕过迴廊假山。赵府庭院深深,处处透露出世家大族的底蕴。雕樑画栋,奇石异草,偶尔有衣著整洁的僕役悄无声息地走过,规矩森严。

来到赵明远的书房,房间宽敞明亮,塞满了各种线装书籍。一张宽大的黄梨木书案临窗而设,上面文房四宝俱全。墙上掛著几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角落里还摆著一盆虬枝盘曲的罗汉松。

秦思齐的目光,却被书案对面墙上掛著的一件东西牢牢吸引住了。那是一支竹笛。笛身色泽温润,。它静静地悬在那里,与满室的笔墨书香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

看著这支竹笛,考中秀才的喜悦沉淀后,一种久违的轻鬆感涌上心头。如今功名初成,紧绷的弦似乎可以稍稍放鬆片刻。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自己於“数”一道算是遥遥领先。

而“乐”似乎从未涉猎。竹笛,音色清越,便於携带,更重要的是,相比琴瑟箏筑,它费甚少。一抹嚮往之色浮现在秦思齐的眼底。

秦思齐问道:“明远,上次我们留云亭,听你吹陶塤,很好听,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赵明远回忆说道:“大概是五六岁的时候吧,我身体一直不太好,容易惊悸夜啼。家里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药,总是不见大好。后来,一位云游的道长路过我家,给父亲指了个法子,说让我学一种低沉浑厚、能安抚心神的乐器,可以疏导鬱气,固本培元。他推荐的就是陶塤。”

秦思齐有些惊讶道:“陶塤还有这功效”。

“嗯。”赵明远点点头,“父亲立刻派人去寻。那时陶塤少见,好的塤师更是难觅。父亲费了好大力气,才从京师请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匠人,据说祖上就是专为宫廷制塤的。

那老人家在我家住了小半年,手把手地教我。那塤是用上好的澄泥烧制,形如卵,音色沉鬱,吹奏时气息要特別悠长沉稳。他做了个吹奏的手势,说来也奇,自从开始学塤,我的心绪真的渐渐平静下来,那些莫名的惊悸也少了。那呜呜咽咽的声音,仿佛真的能钻进心里,把那些不安都抚平了。

秦思齐静静地听著,心中感慨。

两人正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门外传来小廝恭敬的通传声:少爷,老爷请二位去『松鹤堂』敘话。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赵明远立刻正了正衣冠,对秦思齐道:“父亲唤我们了,走吧。”

“父亲。”赵明远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