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陈大木匠(2 / 2)
或儿孙居所。西厢房靠南一间为厨房,需设独立小院堆放柴火,靠北一间为仓储。西南角临墙处,可隔出两小间,未来或可供僕役居住,有独立门户,与主院相通又略有分隔,流线清晰,互不干扰。”
这种对功能分区的极致细化,远超普通农家甚至一般乡绅的需求,带著一种强烈的预见性和规划性。
细节设计: 秦思齐甚至拿出了几张单独的草图,上面是他设计的家具图样——一张带抽屉和书架功能的书桌、一把符合人体工学的靠背椅;还有他对砖雕纹样(多以竹、兰等雅致图案为主)、窗欞格式(並非繁复的菱,而是更简洁大方的步步锦、冰裂纹)的想法。
“陈木匠拿著那些图纸,看看图,又看看眼前这位年仅十六、面容尚带稚气的举人老爷,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困惑。这哪里是一个读书人该懂的东西这分明是浸淫建筑行当多年的老师傅才能有的见识和想法!许多细节,甚至连他都未曾深思过!
然而,匠人的本能让他迅速被这些精妙的设计所吸引。他忘记了对方的身份年龄,指著图纸上的某个节点,急切地问道:“秦老爷,此处排水暗渠与地基相交,如何防止沉降导致管道破裂还有,这大尺寸窗户,冬日保暖如何解决这家具的样式,榫卯该如何做才既美观又牢固”
秦思齐见状,心中大喜,知道遇到了真正的行家。仿佛回到了前世与导师、同学研討方案时的状態,拿起炭笔(他特意让秦茂山找来的),在草图纸上一边画一边解释:
“陈木匠所虑极是。暗渠需深埋,且管道接口处需以桐油石灰密封,外围填充砂石缓衝。地基需格外夯实…”
“窗户可採用双层窗欞,內层糊坚韧的皮纸或薄绢,既透光又防风,必要时还可加设帘…”
“这件家具,此处可用攒边打槽装板之法,此处用抱肩榫,力求既美观又稳固…”
两人越聊越深入,越聊越投机,完全沉浸在设计与技术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炭笔在纸上飞舞,各种专业术语从两人口中不断冒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