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文华殿奏对(1)(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秦思齐准时到值翰林院。他如常坐在自己那方靠窗的值案前,面前摊开著尚未编修完的《大丰实录》稿本,一支蘸饱了硃砂的笔静静搁在笔山上。强迫自己將全副注意力都凝聚在眼前的蝇头小楷上,试图从那些熟悉的帝王言行、政事纪要中寻求一丝平静。

翰林院內一如既往地静謐。这种平静,约莫在申时初,被一阵轻微却清晰的脚步声打破了。

一名身著緋色宦官常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径直越过前庭,朝著史馆编纂所在的內院走来。这道显眼的红色身影,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寧静。

一时间,所有埋首於浩繁卷帙中的学士、修撰、编修乃至庶吉士,无论年长年少,都不约而同地或抬起头侧过目光,齐齐聚焦在这位太监身上。

那太监站定,目光扫过一眾青袍官员,喊道:“请问,哪一位是翰林院编修秦思齐秦大人”

剎那间,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角落里的那个年轻身影。有惊愕,有探究,有难以置信,也有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秦思齐放下笔,站起身,从容行礼:“下官便是秦思齐。”

太监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秦编修,皇上有旨,宣您即刻至文华殿见驾。请隨咱家来吧。”

“臣,遵旨。”秦思齐声音平稳,迅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七品官袍,確保冠戴整齐,便在那太监的引领下,向院外走去。

身后,压抑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秦编修他才来了几日”

“皇上亲自召见所为何事”

“莫非是殿试策论有何……”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李尚书前日似乎……”

各种猜测在低语中传递,羡慕、嫉妒、好奇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状元陈文翰从自己的独立值房中走出,望著秦思齐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蹙,若有所思。榜眼张汝霖则从书卷中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隨即又低下头,仿佛事不关己。

秦思齐对此充耳不闻,跟在太监身后,穿过翰林院幽深的廊廡,走出院门,踏入那象徵著至高权力的宫禁深处。

引路的太监並不多言,只是沉默前行。宫廷深邃,红墙黄瓦,一路经过数重宫门,侍卫肃立,查验腰牌。终於,来到了文华殿前。

此殿並非举行大朝会的奉天殿,而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召见臣工的地方,更显精雅,却也更加贴近权力的核心。

殿內,龙涎香的青烟从鎏金兽首熏炉中裊裊升起,丝丝缕缕,在午后略显慵懒的光线中缠绕消散。

光线透过高窗的明纸,变得柔和而澄净,静静洒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

皇帝端坐於高高的御座之上,並未身著繁复的朝服,只是一袭玄青色常服,衬得他面容沉静,不怒自威。他正执硃笔,批阅著一份关於漕粮延误的奏章,眉头微蹙。

“陛下,翰林院编修秦思齐奉詔覲见。”引路太监尖细而谨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跪在殿门处。

秦思齐趋步上前,依足大礼,在金砖地上跪拜叩首,声音平稳道:“微臣翰林院编修秦思齐,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终於放下了手中的硃笔,那轻微的搁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落在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年轻官员身上,打量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平身吧。”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喜怒。

“谢皇上隆恩。”秦思齐再拜,然后才起身,垂手恭立,严格按照礼制,眼观鼻,鼻观心,视线绝不隨意游移,更不敢直视那御座上的天顏。

但能感觉到那道审视的目光仍停留在自己身上,让背后的官袍隱隱被冷汗浸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