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2 / 2)
翰林院后,便径直前往与之相隔不远的工部衙门。翰林院那边原本分派给他的修撰《大丰实录》的工作,自然被暂时搁置在了一旁,掌院学士也得了李尚书的事先招呼,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工部,秦思齐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都水司的工匠作坊。避开了所有关於京杭大运河具体维修方案的討论和文书工作,每当有官员故意试图与他探討戴村坝该建多高,或者南旺分水比例如何精確分配时。
秦思齐便以:“此事自有部堂大人与诸位经验丰富的同僚定夺,思齐不敢妄言”为由推脱开。
方案的最终决策权在李尚书和核心官员手中,自己过度介入,只会引来不必要的猜忌,能做官的都是千年的狐狸,无处不在的试探。
秦思齐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那大丰寰宇全国江山图和水法模型之上。
整日与工匠们泡在一起,討论著山川的起伏该如何用木料和蜡塑表现得更加逼真,河流的走向如何刻画才能既符合地理又具备美感,尤其是那水法模型的动態演示部分,更是需要极高的巧思。
秦思齐与工匠们反覆试验,如何用隱蔽的蓄水池、细小的竹管和精巧的阀门,控制水的流量与方向,模擬出汶水被引、於南旺分流的壮观景象。
一个翰林院的七品编修,如此高频率、长时间出入工部重地,想不引人注目都难。秦思齐这块香餑餑刚在媒婆界降温,转眼又在官场同僚中掀起了新的波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