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2 / 2)
经受不住九天的寒冷。而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又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亮渐移,如水月光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亮则有阴晴圆缺的转换,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我也不希求什么,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苏轼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四十来岁了,正是宋神宗熙宁九年,而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和弟弟苏辙分别七年了。
这些年来,当权的王安石等人立志变法,希望变革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苏轼因为与他们政见不同,看不得他们这样大跨步往前走,又劝不得,只能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上书请求调任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两人可以多多相聚,但这要求难以实现。他来到远离京都的密州,依旧未能和苏辙团聚。这一年的中秋,他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着酒兴,意趣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洵看着天幕中提到的时间,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大概已经去世了,但看着兄弟两个感情依旧要好很是欣慰,但他也还是忍不住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强调道:“儿啊,看着你们感情好,我是真的开心,你们兄弟二人,需得相互扶持,切不可因小事伤了和气。”
苏轼虽然居长,但性格比之弟弟更为跳脱率真,性情也更为豁达,反而是弟弟苏辙更为内敛,不过两人一动一静,也算互补。
苏轼听了连连点头:“父亲放心,我定然会看好弟弟的,而且现在你还不老,干嘛不想办法多活几年,好好看着呢?”说的好像现在就要离开他们了一样。
苏辙也是默默点头,应道:“父亲教诲,儿子定然铭记于心。”
苏洵先是被大儿子的话一噎,伸手点点了他:“你啊,就会油嘴滑舌。为父自然是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活着,能够做出一番事业,能够多陪你们几年,只是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你们要珍惜当下,好好生活。”
而后看着听话的小儿子,满意的笑笑:“你也不要太惯着兄长,你是弟弟,应该他多照顾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