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王朝败家子-31-明英宗朱祁镇(2 / 4)

加入书签

回来什么好东西。

还有朱瞻基,他也有心想要立太孙,早点定下来也正好绝了一些人的念头。

这些桩桩件件的事情累计着,想要解决外敌,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动身的。哪怕立刻出发,筹措粮草也是需要时间啊!所以,打瓦剌是很急,但也没有那么急。

正好现在也听听朱祁镇是怎么败了的,朱棣对自己建立的明军还是很有信心,他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怎么对付一个瓦剌,也能损失惨重成那样啊?

【当时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下令减少赏赐。而也先也丝毫不惧,甚至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

然后问题来了,皇帝朱祁镇时年二十来岁,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他自然是颇为恼恨的。

王振觉察了朱祁镇的心思,便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朱祁镇自然是狠狠心动了。

当时朝中大臣也有多番劝阻,毕竟他们也还是能够看出来,这位少年继位的天子远不如先帝多矣。

但皇帝就是表示不听不听,他就要御驾亲征,一来是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

于是他就上了。】

玉不识说的诙谐,但朝中众人没有人能够笑得出来。

朱棣沉着脸,对着这个没有什么自知之明的重孙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说他不如他父亲厉害?毕竟若是按照天女所说,朱瞻基可是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经验是足足的。

还是说他对于太监王振太过宠信?这应该是王振自己没有什么自知之明,难道他还自认为自己会是下一个杨荣吗?杨荣什么时候沦落到和这样一个宦官去比较了?这才是丢份呢!

而且不是什么人都能使郑和这样能够为他分忧解难的,郑和这样的人才才是凤毛麟角,而太监这样能够直接皇帝的人选,才是真正要慎重对待的。

不过,打败汉王?

众人的目光又移向了刚刚才表态过的朱高煦身上。

朱高煦也先是一愣,然后连忙喊冤:“父皇!儿臣可不敢有什么不好的心思啊!儿臣最是忠君爱国了!”

朱棣听了也没说什么,只是安抚了几句。

这其中也还有一个问题,自己的孙儿去打自己的儿子,这其中肯定有一个缘由,若真的像朱高煦说的这样好听,朱瞻基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动手。而且就看他现在迟迟不愿意离开南京就藩的样子,就知道他揣着什么想法了。

不过这些确实是重点,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在善战上和自己颇为相像的儿子——不然他也不会对他滞留南京不愿就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问题是,哪怕朱高煦有了不臣之心,怎么会是朱瞻基动手呢?朱高炽呢?在这里面怎么会没有朱高炽的戏份?

难不成朱高煦还等到年过半百、或是等到朱高炽逝世后再来动手不成?

所以这里面,还有东西可以说道一二。

朱棣安抚了朱高煦几句,便又看向了朱高炽:“就你这样,有空还是多锻炼锻炼,可别到时候什么事情都压到瞻基身上。”

他对于朱高炽的不喜,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不像自己,怎么个不像呢?主要是朱高炽身形较胖,身体也有些虚弱,而且喜好读书,这和能武善战的朱棣还是有些差别的。

这话一出,众人心里直犯嘀咕。

朱高煦连连点头应是,心中却是暗想:他这身体,也不是想锻炼就能锻炼出来的,而且他对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