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陋俗与律法(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刘长宁上了正堂,堂下的三人见了,立即正襟而立。

大堂内除了三人外,就只剩下马大腿等几个老兵,至于衙门原本的三班皂役,全被刘长宁给放假在家了。

用的借口也直接,之前县丞唐骥派人暗杀自己,其中有一个就是县衙的守门兵丁,他担心其中还有奸人,就全部强行放假了。

等刘长宁在上坐了,喊了升堂,马大腿连忙去敲击大堂左侧的大鼓,这是升堂的规矩。

只听鼓声震震,堂下三人都是浑身一紧,越的谨小慎微。

待得鼓声停下,三人不敢怠慢,连忙下跪叩:“小人姜琮(姜圩)叩见县令大老爷。”

“民妇姜尤氏叩见大老爷。”

“都起来吧。”

刘长宁没审过案,什么规矩之类的也不懂,但没关系,他是金水县最大的一个,想怎么审就怎么审。

只是三人的姓氏让他心中一突,姓姜,难道是姜氏族人?

他看三人的穿着都不差,至少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能穿得上的,父子两人身上都是襕衫,说明了读书人的身份。

而那年轻妇人,一袭白色襦裙,长得也算清秀,刚刚哭过,脸上梨花带雨,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谢大老爷。”

三人一一起身。

“堂下谁是原告谁是被告?所告何事?”

刘长宁一拍惊堂木,沉声问道。

“大人,小人是原告。”

那个叫姜琮的中年人当即上前一步。

那年轻妇人姜尤氏本想说话,不想被姜琮抢了先,一副委委屈屈的样子。

“你是原告?你要告什么?”

刘长宁没想到这对父子竟然是原告。

“小人要告我大儿息妇不守妇道,不顺舅姑,丈夫尸骨未寒,妄图与人奔私。”

姜琮大声说道。

年轻妇人一听,更加激动了,只是还不到她开口的时候,故而急得连连摇头。

刘长宁听了,也是面色一肃,因为这对一个女儿家来说,可是很严重的指控。

不守妇道,不顺舅姑,已经快追得上大逆不道这样的重罪了。

“讼状在何处?”

他本来带着轻松玩闹的心态,现在却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大人,这是讼状。”

姜琮早有准备,从身上拿出了一卷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马狗儿立即走过去,将纸接了,然后送到了刘长宁面前。

刘长宁接过后,展开看了起来,讼状内容跟姜琮说得差不多,但是却更详细。

内容指控姜尤氏在丈夫身故不满三年,还在为夫守孝期内,就妄图与已故丈夫和离另嫁。

平时也不顺舅姑,多次不顾舅姑身染重病而归姆家,实为大不孝。

刘长宁看完后,眉头便是一皱,这要是在现代,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丈夫都死了,还要守孝三年,简直是不近人情。

现代别说三年了,三天另嫁那最多也就是受一点道德谴责,完全不犯法。

不过古代不行,不止要受道德上的谴责,也是干犯国法的事,刘长宁就算想要包庇,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于是按照程序,刘长宁先是当堂读了一遍讼状,然后问被告:“姜尤氏,姜琮所讼,是否属实,你认是不认?”

姜尤氏回禀道:“大老爷明鉴,民妇不认。”

刘长宁便道:“既是不认,那便说说你不认的道理。”

“大老爷,我大绥律法规定,丈夫亡故,妻子当为夫守孝一年,民妇已经为夫守孝两年有余,如今和离,当是时也,与国法无碍。”

姜尤氏据理而言。

“嗯,如此倒也算你有理。”

刘长宁一听只需要为夫守孝一年,那告她的其中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