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红箭—1空空飞弹(2 / 2)

加入书签

渐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点子,而是一套完整且严谨的科学方案。

“李铭同志,“飞弹总工程师赵志明放下资料,摘下眼镜,声音因震惊而微微发颤,

“这个红外线制导系统...它的解析度和追踪算法...我在北极熊学习多年,从未见过类似的设计。“

“是啊,“另一位发动机专家附和道,“这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密度,至少领先现有技术十年!你是怎么想到的“

李铭早已准备好了说辞:“这是在龙牙项目研发过程中的衍生灵感。飞机越来越快,机炮的有效射程和命中率就越来越低,我们需要一种能自己找目標的武器。“

说著,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计算笔记:

“这是我的理论推导过程,从红外敏感元件的响应曲线,到制导系统的控制算法,每一步都经过了严格的数学验证。“

专家们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后,集体陷入沉默。

那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推导,显示这绝非心血来潮的產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成果。

“太...太不可思议了。“赵志明喃喃自语,眼中闪烁著激动的光芒,“如果我们能成功研製这种飞弹,龙国空军將在空战中获得压倒性优势!“

李铭微微一笑:“正是如此。而且,我相信以我们龙国的工业水平,完全可以迅速完成样弹试製。“

“迅速“有人惊讶地叫道,“这么复杂的系统,北极熊至少要三到五年才能研发出来!“

“这就是我的计划。“李铭从公文包取出几张分解图,“我已经將整个研发过程细分为六个並行子项目,只要协调得当,很快就能出样弹。“

......

三天后,航空武器研究所大会议室內座无虚席。

这是一场罕见的高规格会议,不仅有研究所的技术骨干,还有军方代表和上级部门领导。

赵部长主持会议:“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討论一个重大项目——红箭-1空对空飞弹的立项问题。李铭同志,请你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李铭走上讲台,环视一周。与上次首飞前的质疑不同,这次大多数人眼中是期待和好奇。“龙牙-1“的成功给了他极高的声誉,甚至连那些曾经最激烈反对他的专家,现在也对他的新项目抱有极大兴趣。

“红箭-1空对空飞弹,是一种革命性的空战武器...“李铭的讲解系统而全面,从基本概念到技术细节,再到生產计划,面面俱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