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用结果说话(1 / 2)
李铭笑笑,“技术没有定式,关键是理解原理。“
工人们面面相覷,这哪是什么“理解原理“,简直就是魔术!但看著李铭那镇定自若的样子,他们又不好多问,只能默默记下这套“魔术“工艺。
第二天,火工区传来坏消息——用於导引头的一种特殊材料无法及时到货。
“没关係,“李铭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按这个配方,用现有材料代替。“
“可这种替代品性能达標吗“技术员显得很怀疑。
“我已经计算过了,在我们的应用场景下,性能差异不到5%,完全可以接受。“
技术员將信將疑地接过配方,结果试验证明李铭的方案不仅可行,成本还降低了30%。
第三天深夜,总装车间。
李铭正指导工人们调整火箭弹的尾翼角度,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冷笑。
转身一看,是李教授带著几位“权威“专家来“视察“。
“呵,忙得热火朝天啊,“李教授阴阳怪气地说,“不过我很好奇,这种赶工出来的產品,能有什么可靠性“
一位姓郑的专家摇头晃脑,“我在北极熊学习时,他们的火箭弹至少要经过三个月的测试才敢装备部队。“
另一位专家煞有介事地拿起一枚半成品火箭弹,假装仔细检查,“这焊接工艺太粗糙了,飞行中很可能会解体。“
李铭没有动怒,而是平静地问,“三位专家大老远过来,是有技术建议吗“
“建议“李教授冷笑,“我的建议是,別浪费国家资源了。这种不切实际的进度,最终只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车间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愤怒地看著这几位专家。
李铭微微一笑,走到一旁的工作檯前,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件,“三位既然这么关心,不妨看看我们的测试报告。“
李教授不情愿地接过文件,隨手翻了翻,脸色逐渐变得难看。文件里详细记录了各种材料测试、结构强度测试、小型部件测试的结果,每一项都有详尽的数据和分析。
“这些测试...什么时候做的“李教授声音有些发抖。
“同步进行的,“李铭解释道,“我们採用了小批量、多批次的方式,边测试边改进,不必等整个系统全部完成才开始测试。“
“这不符合流程!“郑专家急了,“正规的研发流程是...“
“在战爭面前,唯一的正规流程就是速度,“李铭打断他,语气突然变得锋利,
“三位如果真有技术建议,我们洗耳恭听;如果只是来说风凉话,请恕我们没时间奉陪。“
车间里响起一阵低沉的附和声,工人们用不善的目光盯著这几位专家。
李教授脸色铁青,丟下文件转身离去,临走时还不忘撂下狠话,“不出一周,你们就会看到灾难性的失败!“
赵部长刚好赶到,正好听到这番话,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但李铭制止了他要发火的衝动。
“隨他们去吧,“李铭说,“我们要做的是用结果说话。“
赵部长点点头,但还是有些担忧,“李铭同志,老实说,这进度確实有些冒险。你確定能保证质量吗“
“绝对能,“李铭胸有成竹,“我设计了一套快速质检方法,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效率。“
赵部长虽然將信將疑,但他已经学会了信任李铭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保证“。
第四天,总装区的一片空地上,几位军方技术人员围著一枚样弹研究。这是一枚即將完工的標准型火箭弹,只差最后的填装和组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