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敌国的不安(1 / 2)

加入书签

“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李铭回答,“我们已经开发了特殊的防护措施和备份系统,確保在-40c到+55c的温度范围內稳定工作。“

“电子对抗呢敌人可能使用干扰手段破坏电子系统。“

“这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李铭点头,“我们正在开发抗干扰技术,包括信號加密、频率跳变和物理屏蔽等多层防护措施。“

“批量生產的难度和成本如何这些系统看起来很复杂。“

“初期成本確实较高,但隨著技术成熟和规模扩大,成本会迅速降低。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这些系统带来的战场优势,即使成本高昂也是值得的投资。“

问题接连不断,每一个回答都让在场的专家更加確信:集成电路军事应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会议进行到第二天,討论的主题转向了实际应用和推广。

各军兵种的代表纷纷表达了装备这些新系统的强烈意愿。

“空军希望优先装备集成电路雷达和飞弹制导系统,“空军代表迫不及待地说,“特別是对於前线的拦截机部队,这將极大提升我们的防空能力。“

“装甲兵需要那套主动防御系统,“装甲兵代表坚定地说,“如果能將坦克损失率降低一半,就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优势。“

甚至海军和炮兵也加入了討论,探索集成电路在舰载雷达、反舰飞弹和远程火炮中的应用可能。

最令李铭感到欣慰的是,那些最初持怀疑態度的老专家们,现在成了最热情的支持者。马林老工程师甚至公开宣布要重新学习电子学基础,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集成电路的研发工作。

“我已经六十岁了,“他真诚地说,“但在李总师的项目里,我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二十岁。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从未想像过的技术,但它確实代表著未来。“

更让李铭惊喜的是,一些年轻工程师开始主动提出改进建议,有的甚至已经尝试设计简单的集成电路应用。从最初的“没见过“到“能不能做得更好“,態度变化之大令人咋舌。

会议的最后一天,军部领导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成立“集成电路军事应用研究中心“,由李铭担任主任,整合全军最优秀的电子和武器专家,加速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个中心將得到最高级別的支持和资源保障,“军部领导郑重宣布,“因为我们坚信,集成电路技术將成为未来战场的决定性因素。“

会后,杨將军找到李铭,神情严肃却带著深深的敬意:

“李总师,我必须承认,你彻底改变了我对军事技术的认知。三个月前,当你提出那些设想时,我內心是怀疑的。但现在...现在我相信,你正在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李铭微笑著握住杨將军的手:“杨將军,科技发展就是这样充满惊奇。今天的不可思议,明天就可能成为常识。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態和不断探索的勇气。“

杨將军深深点头:“不仅是我,整个军队的思想都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狂热,这种转变速度之快,我从未见过。人们开始意识到,电子化、智能化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

敌国首都,秘密军事科技研究院。

研究院坐落在城郊一处隱蔽的山谷中,四周高墙林立,警卫森严。

这里是敌国军事科技的最高殿堂,匯集了数百名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

今天,研究院上空笼罩著一种罕见的紧张气氛。

会议室內,敌国军方高层齐聚一堂,脸色阴沉。

最前排坐著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