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测试性能(1 / 2)

加入书签

整个控制室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不仅仅是技术数据,更是人类歷史上第一个来自太空的问候。许多人再次激动得抱在一起,老工程师们甚至抑制不住地抽泣起来。

李铭转向身旁的领导,发现这位平时严肃的领导也红了眼眶。两人无言地对视一眼,都明白这一刻的分量。

“还有更多数据传来,“通信专家继续报告,声音因兴奋而颤抖,“卫星轨道参数完全符合预期,高度250公里,倾角65.1度,运行周期90.3分钟...“

“等等,有图像数据!“另一位操作员突然喊道。

整个控制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屏幕上。隨著数据解码的进行,一幅黑白相间的图像开始在屏幕上逐渐成形。

起初只是模糊的轮廓,但隨著更多数据的接收,图像变得越来越清晰——那是一幅俯瞰地球的照片!虽然解析度不高,但能清楚地看到地球表面的轮廓,白色的云层像一样漂浮在黑色的大地和蓝灰色的海洋上。

控制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这是人类歷史上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到自己的家园。

“太...太美了,“一位年轻的女工程师轻声说道,眼泪已经顺著脸颊流下。

李铭也感到一阵热流涌上眼眶。他曾在教科书和纪录片中见过无数太空照片,但亲眼见证这歷史性的第一张,感受完全不同。更何况,在他原本的时间线上,这张照片应该由另一个国家拍摄,而现在,它来自龙国的“启明星一號“。

“把这一刻记在心里,同志们,“李铭的声音略带哽咽,“这不仅是龙国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里程碑。“

数据传输持续了近5分钟,直到卫星离开通信范围。这短短几分钟內,“启明星一號“传回了超过20b的数据,包括系统状態报告、轨道参数、太空环境数据和几张地球照片。

李铭立即下令:“所有数据现场复製三份,分別由军方、科学院和我本人保管。任何数据的查看、复製或对外传播,都必须经过最高层批准。“

军方代表接过密封的资料袋,郑重地说:“这些资料的战略价值无法估量,我们將按最高机密级別保管。“

科学院代表也表態:“这些数据將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会確保安全保密。“

……

接下来的几天里,“启明星一號“按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每天传回大量数据。地面控制中心建立了三班倒的监控机制,24小时不间断跟踪卫星的一举一动。

第三天清晨,李铭正在审阅最新的数据报告,突然发现一个小问题。

“姿態控制系统数据有异常,“他指著报告上的一组数字说,“z轴旋转角度偏离了0.4度,虽然在容许范围內,但趋势在增加。“

卫星控制组的王工程师皱眉研究了一会儿数据:“確实如此,可能是太阳辐射压力不均导致的轻微扰动。我们需要发送修正指令。“

“但问题是,“另一位工程师担忧地说,“如果干预太频繁,会消耗卫星宝贵的电力和推进剂资源。“

李铭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不需要用推进剂。我有个想法,可以利用地磁场进行被动修正。“

他快速在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我们可以调整卫星上的电磁线圈电流,利用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產生微小力矩,进行姿態修正。这样既不消耗推进剂,又能保持长期稳定。“

王工程师盯著图纸,眼睛越来越亮:“这...这太妙了!利用地磁场做被动修正,几乎不消耗能源!但问题是,我们当初设计卫星时並没有专门的姿態修正线圈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