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获批(1 / 2)

加入书签

“那放射性泄漏呢“一位年轻的安全工程师问道,“我们都知道核辐射有多可怕。“

李铭点点头:“这是个好问题。针对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风险,我们设计了多重防护屏障。“

他在图上画出几个同心圆:“第一道防线是燃料棒的金属包壳,它能將放射性物质封闭在燃料內部;第二道防线是反应堆压力容器,由特殊钢材製成,厚度达几十厘米;第三道防线是一个密闭的混凝土建筑物,称为安全壳,即使压力容器破裂,安全壳也能阻止放射性物质外泄;最后,整个反应堆建筑还会有一个外层混凝土结构,提供额外保护。“

李铭的语气越来越自信:“简单来说,要发生严重泄漏事故,这四道防线必须同时失效,概率极低。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设计中加入了多种自动安全系统,包括紧急停堆系统、应急冷却系统等。这些系统即使在断电情况下也能工作,靠重力和自然循环保障安全。“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著。最初的恐惧和反对渐渐被好奇和思考所替代。

“冷却系统如何工作“一位热力学专家问道,语气中已经带著几分专业兴趣。

李铭指著图纸上的水循环系统:“反应堆產生的热量通过冷却剂——通常是水——传导出来。这些热水通过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產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然后蒸汽被冷凝回水,重新进入循环。整个过程封闭且高效。“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李铭耐心回答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从中子俘获原理到安全壳设计,从燃料循环到废料处理,无一不答,而且深入浅出,让人信服。

“总而言之,“李铭最后总结道,声音坚定而有力,“只要按方案执行,安全性远高於任何传统发电厂!煤电厂每年因煤尘导致的肺病死亡人数,远超过核电站可能造成的伤害。更不用说,核电站的环境影响微乎其微,不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眾人看著李铭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

“这……真能行“电力组组长刘主任打破沉默,声音中既有怀疑也有期待。

李铭环视眾人,语气突然变得异常坚决:“我理解大家的质疑,这很正常,也很必要。但我要明確一点——没有人比我更懂核能安全!这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事实。这套安全体系融合了全球最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覆推敲。“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我不会拿基地的安全,拿同志们的生命开玩笑。如果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不会提出这个计划。“

眾人面面相覷,质疑的声音渐渐平息。李铭的专业知识和坚定信心,打消了许多人的顾虑。

“我支持李总师!“年轻的物理学家小王第一个表態,“核能是未来,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止步不前。“

“我也支持!“材料实验室的张教授站起来,“李总师的设计確实考虑周全,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应当用科学態度评估风险,而不是被恐惧支配。“

会议室里的氛围明显转变,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甚至连最初强烈反对的老物理学家也缓和了態度:“如果真能按李总师的方案执行,我想...风险確实是可控的。“

一位年长的工程师忍不住低声对身边的同事嘀咕:“李总师...果然不一般,这些核能知识,他是从哪学来的我们国內连教材都没有啊...难道他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身边的同事同样一脸敬畏:“谁知道呢你看他之前搞出的那些黑科技,哪一样不是前无古人的有时候我真怀疑他是不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两人相视一笑,既像是开玩笑,又似乎半信半疑。

李铭自然没听到这些窃窃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