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三国鼎立?(1 / 2)
波利亚科夫接通了与莫斯科指挥中心的直接通讯:“首座同志,我荣幸地报告,曙光-1號卫星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屏幕上,首座的表情严肃而平静,没有预期中的喜悦:“很好,波利亚科夫同志。祖国感谢你和你的团队。记得明天参加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成就。“
通话结束后,波利亚科夫站在空荡荡的控制中心中央,心情复杂。技术上讲,这是一次完美的成功;但在歷史和政治意义上,这只是一次迟到的、失去光彩的追赶。
第二天,北极熊国的官方媒体以极其热烈的口吻报导了这次发射成功:
《真理报》头版:“伟大胜利!北极熊国曙光-1號卫星成功进入太空轨道!“
《消息报》:“北极熊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曙光-1號卫星传回宝贵数据!“
文章中没有提及龙国和白头鹰国的先行成就,仿佛北极熊国是独自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但国际媒体的报导就没那么“友善“了:
《泰晤士报》:“北极熊国终於加入太空俱乐部,成为第三个成功国家“
《纽约时报》:“三足鼎立:太空竞赛进入新阶段,北极熊国迎头赶上“
《日內瓦公报》:“太空竞赛激烈升温,三国各展所长“
儘管官方极力渲染这次发射的“伟大胜利“,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心知肚明,这成功来得太晚,味道太苦。在首都的庆功会上,波利亚科夫看著周围欢庆的官员们,心中只有深深的忧虑——北极熊国不仅在太空竞赛中落后,而且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落后。这种未知,比失败本身更加可怕。
克里姆林宫,首座的私人办公室里,气氛凝重。虽然卫星发射成功,但首座的脸色依然阴沉。他面前的桌上放著两份报告:一份是关於“曙光-1“號的轨道参数,另一份是情报部门提供的龙国“启明星“卫星的估算参数。
对比结果让人沮丧——龙国的卫星不仅先行一步,而且技术指標全面领先。“启明星二號“的轨道更高、更稳定,携带的科学仪器更先进,传回的数据更全面。更令人担忧的是,龙国似乎掌握了某种先进的多光谱成像技术,这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上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李铭...“首座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个名字,“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从哪里获得这些技术的“
情报部长伊万诺夫站在一旁,低著头不敢说话。自从龙国宣布卫星成功后,他就成了首座怒火的主要发泄对象。
““我要更详细的情报!“首座猛地拍桌,“我要知道龙国的下一步计划,我要知道李铭背后的秘密!派出最精锐的特工,不惜一切代价!“
西北基地,初夏的阳光下,核电站工地一片繁忙。
挖掘机和推土机轰鸣作响,数百名工人在工地上忙碌著,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初具规模。这座龙国第一座核电站的反应堆基座已经完成,冷却塔的地基也已经浇筑完毕,各种管道和电缆正在紧张铺设中。
李铭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塔上,俯瞰整个工地。太空竞赛的胜利已经尘埃落定,龙国取得了无可爭议的第一,而白头鹰国和北极熊国的迟来的“成功“只能勉强挽回一点面子。但李铭知道,真正的竞爭才刚刚开始。
“李总师,冷却系统的管道安装进度有些滯后,“站在旁边的张工程师报告,“主要是特种合金材料供应不足。“
李铭点点头:“我已经向上级申请了,再调拨五百吨特种钢材,应该这两天就能到。不过还是要做好节约使用的准备,现阶段国內的合金钢產能確实有限。“
他转身望向远处的发射塔。自从“启明星“系列卫星成功后,西北基地的航天发射活动暂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