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核动力(1 / 2)

加入书签

“核电站不仅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李铭终於开口,声音平静但充满力量,“它是我为龙国设计的整体战略的第一步。能源是一切科技发展的基础,无论是航天、武器,还是工业,都离不开强大的能源支撑。“

他转身面对在座的所有人:“是的,从规划核电站的第一天起,我就在为鯤鹏做准备。核电站的反应堆设计、冷却系统、控制机制,都考虑了未来用於舰载动力的可能性。“

这个回答如同一颗炸弹,在会议室內引爆。原本以为李铭只是一个技术天才,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縝密的规划!

军部副主任李老將军,一位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老兵,此前一直保持沉默。此刻,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李铭身边,仔细端详著那些设计图纸。

“李总师,我承认你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但有一个根本问题你还没解答。“老將军指著甲板图纸,“你说这能搭载36架无人机,但我们连一架像样的舰载战斗机都没有,这些无人机从哪来“

李铭微微一笑,从公文包里抽出最后一张图纸,铺在桌上。那是一架流线型的无人攻击机设计图,翼展仅有常规战机的一半,却装备了四枚小型飞弹。

“这就是配套的鯤鹏无人攻击机,採用电磁弹射起飞,不需要复杂的著舰系统。由於体积小、重量轻,一架鯤鹏航母可以搭载36架,形成饱和攻击能力。“

他指著图纸上標红的数据:“单机载弹200公斤,航程800公里,完全由航母上的中央电脑控制,可以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想像一下,36架这样的无人机同时攻击一支航母编队会是什么场景“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是震撼的沉默。与会者开始意识到,如果李铭的设计真能实现,將彻底改变海战规则,给龙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

“材料强度呢这种庞然大物的结构必须足够坚固。“材料学专家张教授问道。

李铭指向核电站方向:“核电站的压力容器採用了我们自主研发的特种合金钢,抗压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三倍,完全能满足鯤鹏的需求。“

“那雷达隱形性能呢你说它在敌方雷达上只相当於一艘渔船...“

“造型设计加特殊涂层,“李铭解释道,“关键部位採用雷达吸收材料,能有效降低反射截面。“

问题一个接一个,李铭对答如流,仿佛早已胸有成竹。每回答一个问题,会议室里的疑虑就少一分,兴奋和期待就多一分。

忽然,水利电力部的老专家缓缓起身,这位白髮苍苍的老人是龙国最早一批研究核能的科学家之一,在场的人无不尊敬他。

“李铭同志,“老专家的声音虽然苍老但清晰有力,“你能在黑板上推导一下核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吗这是整个设计的关键。“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这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问题,涉及到核物理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复杂交叉,即使是资深专家也需要时间计算。如果李铭无法当场解答,他的整个方案可信度將大打折扣。

李铭深吸一口气,走回黑板前。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道粗线,將其分为两部分。

“我们先考虑核反应堆的热效率...“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里,李铭在黑板上推导出一系列复杂的公式和计算过程,粉笔在黑板上飞速移动,发出“刷刷“的声响。偶尔停下思考片刻,然后继续写下一串串专业符號和数字。

最终,他写下最后一个等號,得出结论:“综合效率约40%,考虑各种损耗后,实际可用动力输出足以支持50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

老专家盯著黑板,缓缓点头:“计算正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