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盗取天火,光伏蓝图(3 / 4)

加入书签

』高纯度硅提纯工艺。”李铭解释道,“它將彻底取代实验室里那套昂贵而又低效的『拉单晶』模式。它的目標,是將单晶硅的生產成本,降低到现有的一千分之一。”

冯所长张著嘴,呆呆地看著那如同神跡般的生產流程,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被格式化了。

“其次,是光电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问题。”

李铭的目光,转向了那位年轻的物理学博士。

“你说的没错,按照现有的理论,普通的硅材料,確实很难突破10%的效率。但是,如果,我们给它掺点別的东西呢”

幕布上,光伏电池的微观结构被放大。动画清晰地展示了,在硅材料的p-n结中,如何通过精確到单个原子的“离子注入”技术,掺杂进微量的,由“盘古”设计的特殊元素,形成一个全新的“异质结”结构。

“这个结构,將极大地拓宽电池对太阳光谱的吸收范围,並有效降低电子-空穴的复合率。15%的效率,只是一个开始。”

那位年轻博士,看著那匪夷所思的能带结构图,整个人都傻了。他感觉自己大学四年学的半导体物理,简直是白学了。

最后,李铭按下了最后一个按钮。

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最后,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经济性。”

幕布上,出现了一张简单,却又震撼人心的曲线图。

图的y轴,是“度电成本”。x轴,是“时间/生產规模”。

一条红色的曲线,代表著“羲和计划”的度电成本,它从一个高到离谱的起点,隨著x轴的延伸,以一个近乎垂直的角度,疯狂地向下跌落。

另一条黑色的,几乎是水平的直线,则代表著目前龙国最主流的“火电成本”。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条红色的曲线,在代表著“第十年”的坐標点上,乾净利落地,与黑色的直线,交叉而过。

在交叉点上,一个巨大的,闪烁著金色光芒的標题,被標註了出来——

“十年之內,实现平价上网!”

紧接著,另一张图表弹出——“能量回收周期”。

同样是一条陡峭的下降曲线,从最初的“二十年”,一路狂跌,最终在“第十年”的坐標点上,稳定在了“两年以內”。

这意味著,从第十年开始,一座光伏电站,只需要运行不到两年的时间,它发出的电力,就足以抵消掉生產它所消耗的全部能源。剩下的几十年寿命里,它將成为一台纯粹的,只进不出的“能量印钞机”。

整个指挥中心,死一般的寂静。

冯所长、陈老总、王总工……这些白髮苍苍的,在各自领域浸淫了一辈子的泰斗们,此刻全都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灵魂。

他们无法反驳。

因为李铭展示的,不再是虚无縹緲的理论,而是冰冷的,残酷的,却又充满了诱惑的——经济学数据。

他们可以质疑技术,可以批判理念,但他们无法质疑数学和经济规律。

然而,就在这些老专家们的世界观被彻底碾碎,陷入一片死寂的废墟时,会场的一个角落里,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粗重的喘息声。

那是几个刚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被抽调来参与项目的年轻工程师和技术员。

他们的脸上,没有老专家们的呆滯和绝望。

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近乎狂热的兴奋!

他们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幕布上那片无边无际的,如同科幻场景般的蓝色“海洋”,眼睛里闪烁著前所未有的,如同火焰般炽热的光芒!

他们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