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铁证如山,详细参数(2 / 4)

加入书签

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著那个公式,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

艾利斯特教授感觉自己的额头,开始微微冒汗。他强作镇定,翻到了下一页。

“我们……我们来看材料部分。”他的声音,已经没有了刚才的轻鬆,多了一丝乾涩。

那是一张关於“iv型高压储氢罐”所用复合材料的性能数据表。

【『龙鳞』一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参数(节选)】

密度: 1.6 g/3

拉伸强度: 7.2 gpa

弹性模量: 450 gpa

疲劳极限(107次循环): >额定工作压力之80%

断裂韧性: ……

“不可能!”

一个主攻材料学的博士后,猛地站了起来,他的脸色,惨白如纸。

“绝对不可能!7.2 gpa!我们实验室里,能稳定製备的最强碳纤维,理论强度极限也只有5.5 gpa!这是由碳原子之间共价键的键能决定的!7.2 gpa,这意味著……这意味著他们要么是找到了增强共价键的方法,要么……要么就是他们所用的,根本不是我们这个世界已知的碳元素!”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恐惧,变得尖锐而又扭曲。

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彻骨的寒意。如果说,那个优美的空气动力学公式,只是让他们感到了智慧上的碾压。那么,这张简单粗暴,完全违背了已知物理学常识的数据表,则让他们感到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对未知力量的——恐惧!

艾利斯特教授感觉自己的心臟,在疯狂地擂动。他颤抖著手,翻开了最后一页。

那是一张关於“羲和计划”光伏电池的,效率测试曲线图。

图表的横轴是光照波长,纵轴是光电转换效率。

那条红色的,代表著“『夸父』一型』异质结电池”的效率曲线,如同一柄锋利无比的尖刀,从图表的左下角,以一个蛮不讲理的,陡峭得令人窒息的角度,一路向上攀升。

它轻鬆地,甚至可以说是轻蔑地,突破了10%,12%,14%的关口……

然后,在某个特定的波长区间,它无限地,逼近了那条用虚线標註的,代表著“肖克利-奎伊瑟极限”的理论天板。

它没有突破它。

它只是,温柔地,精准地,贴了上去。

仿佛在用一种优雅到极致的姿態,向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宣告:

你们所谓的“极限”,不过是我的“日常”。

“啪嗒。”

艾利斯特教授手中的咖啡杯,滑落在地,摔得粉碎。温热的液体,溅湿了他的裤脚,但他却毫无知觉。

他的眼中,只剩下那条红色的,魔鬼般的曲线。

他想起了自己几天前,在电视上,信誓旦旦地,向全国观眾科普“肖克利-奎伊瑟极限”是多么不可逾越的场景。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地疼。

他不是被打了脸。

他是被对方,用一座无法逾越的,由绝对的科学真理铸就的泰山,活生生地,碾在了地上。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人说话。

只剩下粗重的,压抑的,充满了恐惧的呼吸声。

那份曾经被他们当成笑话的“白皮书摘要”,此刻,正静静地躺在桌子上,散发著令人心悸的,不容置疑的,铁证如山般的光芒。

这种死寂,並不仅仅发生在这间办公室里。

在加州帕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