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寒冬 2(2 / 3)

加入书签

理论上来说,去澳洲更稳妥一些,毕竟那边是南半球,受灾较小。

但是灌溉和各种水利设施都要重新开发,粮食的运输也比较麻烦。

如今人口过亿,各地存的粮食最多只够两三年吃的,说不定一年之内就会出现紧缺。

北极武皱起眉头,“民间到底有多少粮食……要是平时不知道自己多存点粮食,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人。”

如果只有一百万人,那坚持十年都没问题。

现在洛阳每天都要杀死一些没有草料吃的牛羊。

北极武吃着牛肉,很快制定了迁徙计划。

先把一些牲畜迁徙过去,洛阳这里已经快养不起了。

如今世界物种都在大灭绝,澳洲动物灭绝不灭绝都已经不重要了。

估计最少要好几年的黑暗时期,必须要解决吃饭问题。

“海洋的生态在十年内也会崩溃,浮游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海域里的鱼类肯定会大面积死亡。”

“陆地上的人和动物也都经历大崩溃。”

“农作物的种子用一点就少一点,必须要尽快点出温室科技。”

“各类牲畜必须要带去澳洲一部分,保留火种。”

“如果川中能耕种的话,哪怕是只能提供一部分粮食,那北方也没必要转移了。”

“黄土高原可以挖窑洞进行室内养殖和耕种,比直接盖房子快很多。”

“在低温时代,挖煤更方便,工业技术更完善的北方地区不能轻易放弃。”

“唯一的问题就是食物。”

北极武暂时还无法做出决定,需要往后一个月,每天查看各地送来的日积灰尘厚度来确定。

不同的地区,光照强度很难直接说出来,目前也缺乏仪器对光照度进行测定。

每一天,储备的食物都会少一些。

北极武只希望快点结束,真要是持续几十年以上,那么人类肯定会死到几千人。

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上亿人的未来,不过北极武更多的还是不清楚怎么办好,而不是觉得压力多大。

最终还是派一部分人去澳洲。

就算是失败了,也能省去一大部分粮食。

在这种断粮的灭世危机面前,团结反而死的快,真不如一个人过日子。

北极武决定了,如果五六年后还是一片黑暗,那自己也没办法了。

到时候就该想着带领少部分人迁都澳洲了。

必要的时候,北极武只能舍弃大部分人,带领少部分自己人去传承人类的未来。

好在北极武的手下很给力。

不论是新加入的移民流民,还是南边北边,东边西边的难民,都很卖力的干活。

北边的人加班加点不要工资,服从分配劳动养家。

东边的难民被安排去打渔,也都任劳任怨的冒着死一船的危险,直面黑暗中的风浪与恐怖,只为安全回去之后能睡个好觉,能被山农人接纳,能让老婆孩子继续在山农人的地盘干活。

南边的商人在大海中乘风破浪,负责搜查各个岛屿,将岛民们的粮食收集起来运回内地,战士们也对外举起了战刀,维护海洋运输。

西边的人修路架桥,运输急需的石油。

各地的人都在自救,也有很地方饿死了人。

京城的人也都老老实实的干活,经常能从报纸上看到外面地方的惨状,有的甚至是黄淮省不远处的地方,发生了惨剧。

江南省某镇木匠全家上吊,锅里还煮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肉”。

西南省灾民捂着肚子痛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