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智慧?鲜血!(4k)(5 / 5)

加入书签

格说来,DJS-59的最强项不是速度,而是体积、使用便利性和维护性。这个事情,我们运算所的同志能说得清楚,是不是请他们进来一下?”

    大家点头同意之后,厉所长和池总工被请进来。

    得知大家需要明确DJS-59的先进性,池总工道:“DJS-59先进的地方,在于两个,一个是选材,一个是通用计算机的思想。”

    “选材方面,其实核心原理和电子管计算机是一致的,只是使用体积小功耗低的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如果对方想要自行生产的话,其实有没有DJS-59,他们只要花时间,都能设计生产出来。至于JP-59和XS-59这些外设,对于对方来说,没有技术难度。”

    “单纯从速度上来说,对方是有比DJS-59快很多的计算机的。”

    大家听明白了这话,也就是说从设计制造的技术原理上,是没有敏感性的。

    “至于通用计算机的思想,这方面是可以不随机出口的,其先进性的体现,是要靠完善的软件环境、持续的迭代设计、按照通用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去发展才能发挥出来的。”

    噢,先进性是要持续设计的,只要思想和人员还在自己手上,这方面就不是问题。

    “对于对方来说,只要有汇编语言编译器这个必要的配套软件,结合JP-59和XS-59,就已经是便利性上的巨大提升了。”

    这话更明白了,给一部分就行。

    大概搞清楚了情况,又先请厉所长和池总工去等待。

    十二机部这边先开口:“这样看来,这个机器只是提升了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而且技术上,看得见的好处别人也有,只是要花一点时间,最重要的好处对方却看不见或者意识不到。”

    从对方不要求转移技术来看,很明显对方并不看重晶体管计算机的技术。

    有了十二机部的这个结论,防工委这边相对就放心很多了:“如果按照这个情况,那从防工委的角度来说,出口问题不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