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电报数据化通信机”(4 / 6)

加入书签

“接在电路板背后左数第二个9针航插”与“喏,插这儿”相比,明显后者要清楚得多。

    因为第一种说法得先定义电路板的前后,以及“左右”的观察方向,否则就真有可能见识到什么叫“防呆不防傻,大力出奇迹”。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我们的军队在“人等装备”的时候,可没少干纸箱子上画仪表,边等边训练的事情。

    一直到将近中午,通信院的同志们才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满意的心情,告辞离开,高振东留他们吃中饭,不过没留住。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长是工作需要,可没想着赖到中午蹭饭。

    临走,他们和高振东约定,很快就把“电报数据化通信机”的研究申请和计划弄好,发给高振东斧正。

    送走他们,高振东自己就全心全意的设计起单兵反坦克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来。

    俞允成还在1761所,毕竟单晶炉这么大个事情,他回去也有不少相关的收尾工作要在所里主持完成,比如,分分他们所里的蛋糕之类。

    方迎红已经作为专家,去支援上次提到的那个技改工艺去了。

    而梁发明和刘荣国两人,正在拿着高振东给的资料烧双铂铑热电偶呢。

    所以想想暂时没有什么急事,高振东难得的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第二天是星期六,除了防工委和邮通委两家胸有成竹之外,十七机部和十二机部接到了不少单位的电话,都是询问DJS-60D的事情的,很明显,不少单位都看到了这东西的潜力,想要先睹为快,先来先打铁嘛。

    这让两部委大受影响,干脆,开会开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