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力大砖飞,叠甲!(3 / 4)

加入书签

这种改进方式改出来的飞机,想给油箱防弹代价有点大——太特么多了,而且机翼也装不了那东西。

    高振东道:“如果有的话,就用自封油箱!如果没有,那就想办法搞一下。”

    这东西其实不麻烦,花旗佬1921年就有专利了,国内是在1997年才发布的标准,但是在那之前,不代表就没有,只是1961年有没有不太好说。

    万一没有也没关系,那东西结构和原理其实挺简单的,高振东背得,大不了下来找应化部的同志帮帮忙,搞点儿合适的材料。

    就算材料问题,硬质填充油箱搞不了,但是简单弄个自封闭夹层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同志们的反应,很快就让高振东意识到,自己还是太乐观了。

    自封油箱是啥?这是一种反应。

    自封油箱我知道,但是怎么造我不知道,这是第二种反应。

    根子还是在老毛子这儿,老毛子这个时候的自封油箱,也比较那啥,所以他们早期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防止起火!

    伊尔-28就是在油箱里预充二氧化碳。

    由于花旗佬和汉斯猫在S2就开始用自封油箱了,所以我们的同志倒是有知道的,尤其是空军的同志,至于怎么造,不知道。

    “振东同志,这个东西你知道怎么造?”

    看着空军那边的同志带着一种“意外之喜”的目光看过来,高振东只好含含糊糊的打哈哈:“那啥,厂里处理工件的时候,偶然发现过一些现象,有点点想法,不一定行。”

    有想法就好啊,就怕你没想法!

    空军的同志大喜,这东西的好处他们还是知道的。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还是以机炮格斗和高炮破片为主的年代,能对子弹、炮弹和弹片起到较好作用的自封闭油箱,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过碰到连续杆或者离散杆战斗部,效果就差很多了,那种情况泡沫填充油箱更好一些。

    但是我们苦于没有门路去造这个东西,现在听见高振东说有想法,空军这边马上拍板:“这个事情,我们后面叫搞飞机的同志来请教请教你,哈哈。”

    他们的笑声,就跟小孩子走在路上,意外捡到一张“大黑十”似的。

    这个小插曲过去,高振东继续汇报自己在轰炸机改攻击机上的想法。

    “在飞机结构方面,我建议取消尾炮塔、取消领航舱,乘员由3人改为2人,纵列双座布局,前座驾驶员,后座为武器操作手,兼顾通信。”

    这个改动把一直笑呵呵的防工委领导都给惊到了:“振东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