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蓝色巨人的技术我看不上(3 / 4)

加入书签

p;高振东笑着点点头:“有!不过这个事情,我还要做一些准备,找你们只是先通知你们,你们可以在硬盘的控制软件、磁盘驱动上先花花心思。”

    相比磁头技术,硬盘的这些软件通用性要高得多,也是运算所能直接先动起来的部分。

    而磁头技术,高振东准备整个大活儿。这东西可是他花了8次搜索机会从系统里弄来的。

    之所以能只花8次机会,因为硬盘这东西和黔山有关,源于他上辈子看到的、黔山的一次不太成功的技术招商引资。

    ——微硬盘。

    这个不太成功和微硬盘本身的技术关系不大,纯纯是被技术的发展给碾压了。

    黔山引进生产出微硬盘的时候,U盘、Flash存储芯片已经开始爆发,微硬盘这东西自然是被秒得渣都不剩,生命周期很短,这东西甚至被用到了手机里,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但是别管成不成功,就问这东西是不是硬盘吧,而且还是使用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硬盘,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

    所以高振东花8次机会找到的东西很丰富,甚至还有一些超规格的收获——温彻斯特硬盘磁头技术背后的东西。

    “行!我们跟你干!高总,你不用磁感应技术,那准备用什么进行读取?”

    除了磁感应,池总工想不出别的读写方法来,高总工说不用磁感应,这可是直接颠覆了当前磁记录的根基——硬盘、软盘、磁带,可都是靠的这玩意。

    高振东笑了起来:“准确来说,只是读取部分不用磁感应,写入部分还是要用磁感应的。”

    读写分离?这可就有意思了。

    “那用什么读取?”

    高振东写了两个字:“磁阻!”

    磁阻?池总工一脸懵逼。

    说实话,池总工对这东西并不熟悉,虽然这是一个1851年就被发现的效应,但是真正被用在硬盘上,是后来的事情。

    “高总,磁阻我不太懂呢……”池总工脸上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笑,这东西和他所了解的计算机之间,的确是有比较大的差别。

    高振东只好把磁阻效应给他解释了一遍,池总工和另外的同志都很新鲜的听着,边听边点头。

    “啊,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磁场的变化,会引起某些材料的电阻变化?虽然这个变化很小,但是通过放大电路,能比较容易的把这个变化读取出来?”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这样一来,读取就可以离开磁盘表面,在离磁盘一定距离高度上进行非接触读取!”

    这就是温彻斯特硬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