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如何设计……》(还有一章12点后)(3 / 4)

加入书签

bsp;不说是能直接造个多先进的发动机,那不至于,毕竟这里面的研究内容,都偏向理论,但是把工作带动起来,却是一点儿问题没有。

    至少不会是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了。

    “这套东西,往大漠那边送一套纸质的,至于其他嘛……电子档案原则上不许借阅,其他单位的同志想要学习,让他们自己过来借阅纸质版本,而且对于纸质版本,原则上不许离开防工委档案室,就在这里看,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抄!”领导对总工道。

    管理严格自然没问题,但是这里面有个小小的疑问:“那除了大漠之外,其他同志们,怎么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领导笑道:“这个好办,给做相关工作的同志们,发个目录嘛,哈哈哈。”

    总工笑道:“诶,还别说,这办法不错,领导就是领导。”

    不久之后,早就在高振东那里收到消息,对这套东西望眼欲穿的导研院的同志,看着防工委发的科技情报通报,双眼放光。

    “我艹我艹我艹,老总,好宝贝,好宝贝!高顾问那里出手,果然就是不一样啊!”火箭发动机子系统负责人疯狂的口吐芬芳,C语言拉满。

    对于暂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他们来说,这东西的出现,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雨。

    对于他们来说,这东西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拔高,都不过分。

    我们曾经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有多落后?用现在注定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第一代舰空导弹来举例,1984年定型,弹长4米,射程10公里,而花旗佬1967年量产的标准1,弹长4.3米左右,射程30公里。

    虽然标准1的长度长一点,重量都比一代舰空弹大一倍,但是这个定型时间,这个射程,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相比于以前他们只能摸索着解决问题,完全缺乏前期理论指导来说,这本书目录看着就让人欢喜。

    “总体设计、装药设计、燃烧室设计、喷管设计、点火装置设计……”

    仅仅是这一级目录,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这套资料或者说这本书,已经把设计一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全部内容包含在内,而那极为详细,每一章都有好几十个的二三级目录,更是让他们欣喜之余,还产生了一个疑问。

    原来火箭发动机设计有这么多花样?涉及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支、方案、技术?

    甚至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看到二三级目录,就已经是一种学习了,仅靠从二三级目录标题那只言片语中领悟到的一星半点,他们甚至都能把当前自己的火箭发动机拿来再改改。

    这就是高振东不敢把这套东西放出来太早的原因,太细!太深入!不做足铺垫,没法儿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