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静音技术的彻底奠基(5k)(4 / 6)

加入书签

sp; 更低的就更不用说,这让脉冲法想要测试低频,变得极为困难,因为从工程上,这么长的声管很有难度,同时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洪工思来想去,也只有大力出奇迹,硬生生堆高度一个办法,不过,既然高总工提出了这个问题,按照他的习惯,就意味着他必定有解决办法。

    “高总工,那您对低频测量的意见是?”

    “用连续波法!利用连续波,在透射区形成行波场,在反射区形成驻波场,利用传递函数分离入射波和反射波,这样就能利用连续波在声管中传递出足够数量的声波周期,测得数据。”

    说完,高振东站起身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

    洪工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对对对,这个办法的确可以利用连续波的特性,获得数据,利用传递函数分离入射波和反射波,这个办法我怎么没有想到?”

    这话高振东可不好接,只好笑一笑。

    同志们意犹未尽:“那唯一的问题,就是管子的末端必须是无反射面,不能产生反射,以免反射波干扰数据……有了,在管子末端装上吸声尖劈,就能吸收掉声波不至于造成反射了!”

    吸声尖劈,在超静室很常见的结构,一个个顶角角度很小、用吸声材料制造的金字塔,电磁测试用的电磁屏蔽室也是利用了这种结构,无非就是材料不太一样。

    洪工他们毕竟是搞水声的,一旦把那一点窗户纸捅破,他的想法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传递函数……嗯,可以在驻波区装上双水听器,通过对水听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就能把入射波和反射波分离出来……”

    高振东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同志们发挥,事实证明,窗户纸一点破,同志们比自己牛逼多了。

    他手上捏着GB/T 5266《声学水声材料纵波声速和衰减系数的测量脉冲管法》和GB/T 14369《声学水声材料样品插入损失、回声降低和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等几个推荐国标的名字,没有再动作。

    这几个国标的名字,都是来自于那本消声瓦专著的材料试验测量章节,是关于水声材料测量的国标,里面对于测量的内容,从原理到设备再到误差处理,非常详实,高振东本考虑把它们弄出来,但是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一来,是这几个东西价格不菲,因为他自己上辈子实在是没存过也没看过,想要弄出来代价高昂。

    二来,那本专著上虽然没有标准里这么齐全,但是依然把最核心、最重要的原理和公式推导、重要中间成果、设备原理结构给弄上去了,必要的时候这些东西抄出来也够用,只是太过细节,暂时不合适。

    最重要的,看同志们的这表现,高振东觉得其实让他们放手去研究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