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兵者轨道(5k)(5 / 6)

加入书签

左右,仅仅是把卫星送到这条轨道上,我们现在就办不到,至少在大推力运载火箭搞出来之前,我们是根本打不上去。”

    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东方红二号,听起来好像是紧跟着一号,时间应该很近,但是实际上,这颗卫星是84年用远征三号发射的。

    “这方面,我可以公开的告诉你们,我们有同志正在研制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防工委总工插了句话。

    这个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功能是航天,同时也是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的备份,这事儿还是前几年定下来的,当时高振东的建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个我们也有接触,不过根据规划的火箭运力,不是太高,打地球静止轨道打不了特别重。而这个距离,对通信系统要求极高,系统总重就下不来,这和轨道的运力之间就形成了矛盾。”搞卫星的同志道。

    运力不足这个问题,其实来源多种多样,其中有卫星的,也有火箭的,甚至还有发射场的。

    作为曾经浅尝过坎巴拉太空计划的轻度玩家,高振东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门道:“你们规划的轨道大概是什么?”

    轨道这个事情和火箭、卫星本身都有关,既然搞卫星的同志说运力不足,那么大概率是他们和搞火箭的同志,利用虚构的卫星方案商量过轨道,并做出了计算。

    知道高振东这话绝不是无的放矢,而且他对卫星轨道多多少少是了解一些的,虽然不一定到达专业水准,但是人家还有其他专业领域的成就,几项结合,没准能有一些改观。

    所以搞卫星的同志毫无保留,在这里也没什么好保留的,不该说的自然有人会叫停,高总工自己就曾经多次享受过这种待遇。

    “先打到地球静止转移轨道,然后进行霍曼转移,最终进入地球静止轨道。”这个听起来有些拗口,但是高振东是听得懂的。

    简单来说,地球静止转移轨道(GTO),就是一个偏心率很大,近地点只有几百公里,远地点高达36000公里的椭圆轨道,卫星在近地点进入轨道,然后在远地点,也就是正好地球静止轨道高度再次机动,进入地球静止轨道(GEO)。

    这种办法,比起直接打GEO来,在达到同样轨道高度的前提下运力更高。

    “你们霍曼转移是执行一次还是多次?”

    听见高振东这句话,搞卫星的同志已经知道,还是小看了高振东同志,他对轨道的熟悉程度,绝对不是只沾皮毛!

    “模拟的星载发动机推力不足,执行的是多次。”

    这算是个歪打正着的事情,这样多少也能节省一点燃料。

    “火箭发射场还是选择的现在这个卫星发射中心?”

    “是的,我们也只有这一个发射场。”搞卫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