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意向不到的角度(5k,还有6k)(3 / 6)

加入书签

    这个弯,一时之间是转不过来的。

    卢工呆呆的捧着电话,顺着高振东的话往下想,这事儿吧……

    嘶~~~~~~这事儿吧……虽然离经叛道,但是好像还真不是胡说八道。

    只要材料力学性能选择合适,够硬,但是韧性不是太夸张的,还真能涨断,而且能通过预制槽的方式,让一体的大端在规定的地方,涨断成大端和大端盖两件,这一点他自己都能想办法做到。

    至于说断裂处的力学性能,在这里真正承力的本来就是紧固大端和大端盖的那些螺钉,而这种方式对其他部位的影响并不大。

    而且正如高总工所说,这个看似离经叛道,天马行空的想法,的确是能解决自己现在最大的问题——结合的紧密度和端面滑动问题。

    关键是这东西只要一旦工艺研制成功,在生产上成本和工时都比较低。

    加工好,涨断,没了。

    什么精磨、定位、检测、调整这些,几乎都没了,这东西就不能磨,而它特殊的优异性能,就是来自这个“不能磨”,而定位这些效果是天生的。

    “高总工……这这这……我马上组织人想办法试试!!”感觉打开了新天地的卢工,和高振东说一声就想挂电话,结果被高振东叫住了。

    “等等!这个东西也不是没坏处,它一坏,就必须连杆和大端盖一起换,没有互换性,这是它相对来说最大的缺点,这个你们要考虑到。”虽然有预制槽,但是这种技术,每根连杆的涨断面都各不相同,是没法互换的。

    “没事儿没事儿,这东西本来就便宜,就算不能互换,整根换掉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它带来的好处却是切削连杆实现不了的,就这个了!高总师,您还有什么要求没有?”这回他学精了,没准高总师还有交待呢。

    果不其然,高振东道:“这个事情,你们好好研究一下具体的工艺,主要的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保证断裂一致性,不产生金属碎屑。等到研究出成果了,你们要向其他搞内燃发动机的同志传授传授。”

    这个技术可不只是用在坦克发动机上。算是一种效果好、成本低的工艺。

    而且这种改进性的技术,在内部扩散一下是很有必要的,效果好,但是敏感度却并不高。

    “好的好的!”卢工连连应是。高总师大气,不但指导了自己这边,还想着其他同志。

    等他放下电话,把高振东的方案向围在自己身边的同志们一说,同志们一个个啧啧称奇,不服都不行。

    “这……高总这想法也太天马行空了吧?”

    “我们避之不及的断裂,在他手上反倒是成了解决难题的利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