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九、身陷泥淖(七)(1 / 4)

加入书签

齐勖楷闻言,转头对胡海洋温和一笑:“胡市长,让小关同志畅所欲言嘛。你这么一说,他更放不开了。”

说完,他朝我投来鼓励的目光,示意我继续。

经胡海洋这一提醒,我也意识到向领导汇报必须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绝不能拖泥带水。于是定了定神,重新开口道:“城市银行目前的困境,确实已成为影响我市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的一颗‘定时炸弹’。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坚决推进市里既定的股份制改革方向。但我认为,仅完成股改还远远不够。真正的治本之策,是要为银行确立清晰的战略定位,并围绕这一目标,构建真正市场化的治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把城市银行从负资产转变为正收益,让金融活水真正滋养实体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齐勖楷微笑着颔首:“看来我们这位新行长已经胸有成竹了。不妨说得再具体一些,我很想听听你的思路。”

胡海洋在一旁温和提醒:“齐书记可是人民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博士,你在他面前谈这些,可别成了班门弄斧。”

齐勖楷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学问再深,也不该搞学术门户之见。小关同志现在不也在国外攻读硕士吗?我们正好一起探讨探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交流总是有益的。”

胡海洋在一旁笑着,语气圆融:“齐书记虚怀若谷,是难得的‘明君’。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放开说。”

我略定心神,开口道:“第一步,是完成股份制改造。我们需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引入资金,充实资本金,尽快达到监管红线——这是让银行先活下去的根本。”

齐勖指轻轻敲着桌面,若有所思地问:“这一步,你认为最该关注什么?”

我用余光瞥了一眼旁边的胡海洋,心中权衡是否该在他面前全盘托出。片刻迟疑后,我选择谨慎措辞:“无论引入哪一方合作,有一条底线必须守住——确保国资控股。”

话音落下,我隐约捕捉到齐勖楷眼中一闪而过的亮光。他没有立即表态,仿佛在沉吟。

然而胡海洋还是开口了。他笑着摇头,语气现实而直接:“以城市银行现在的处境,能找到愿意投钱的已经不容易。如果还要坚持国资控股……”他顿了顿,笑容里带点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嘛,恐怕会很骨感。”

看来齐勖楷也认同胡海洋的观点,他微微点了点头,动作很轻,却让气氛陡然收紧。

我稳住心神,继续陈述:“我明白这确实很难。但归根结底,投资人是否愿意拿出真金白银,看的只有一个——钱能不能生钱。如果我们能给出一个清晰、可信的未来图景,让他们真切地看到投资回报,那么‘谁掌握话语权’这个问题,相比之下,或许就不再是首要的考量了。”

齐勖楷与胡海洋再次对视一眼,无声的交流在目光中完成。当他重新看向我时,眼神里已带上明确的肯定。“那么,”他开口,问题直指核心,“你现在有具体的合作对象吗?”

我一时语塞。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将我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若回答“有”,万一将来出现变数,我必将陷入被动;若回答“没有”,他又是否会认为我方才一番慷慨陈词,不过是纸上谈兵?

电光火石间,我来不及深思,当即答道:

“有,就是刚才提到的达迅集团。我与集团的林董事长初步沟通过,她对此已有意向。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若能由它率先认购股份,必然能起到关键的带头效应。”

我稍作停顿,引入更扎实的论据:“更重要的是,今年5月26日,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明确通过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股权结构,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促进市场公平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