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3 / 3)

加入书签

p> 然后闭门等待,继续染布。

没出三日,周大人派人过来传话,叫水笙前去说有事相商。

她对于县衙有着抗拒心理,思来想去还是叫柳少谦陪着去了,不出所料的是周大人想买这稀罕花布。水笙婉转提出了自己的窘状,说自己积压了不少花布,她就穿着花布制作的短裙,那周大人见了她的穿着感觉很是稀奇,她家还有十四五岁的闺女,想着这么穿可真是俏皮可爱,就不惜大价钱要买积压花布。

水笙出了三十两一匹的天价,周大人说的意思就是低价回收,她不肯贱卖,只说自己实在难做,最后还是卖了两匹花布附带着细纹布给了周大人。一时间白家布庄天价卖布的消息竞相传了开来。

许也好奇,也许是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水笙整日在前面就是一个活招牌,积压的花布和新染的布销售一空。

白瑾玉就在这个时候,送来了五百两银票。

水笙却只看了一眼,打发小六子给送回去了。

白家布庄进入了一个暴起的时刻,柳少谦听命于她,两个人配合无间,染布,做衣,尝试不同的花样,不等这个夏天过去,两个人都小有名气。

又过半月,水笙带着小米回了白家,她不得不佩服这白瑾玉始终沉得住气,自从那五百两退回来之后,他一直没有露面,也对布庄依旧是不闻不问。白瑾塘倒是来过一次,他给小米带了些平日爱吃的糕点,还很不小心地说出了娘亲对他的想念……

这样,小米时时惦念着回去,水笙刚好挣了五千两,她就像是一个暴发户,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翻了个身。

两个人回到白家,白母高兴得合不拢嘴儿,她让灶房添了菜,让小厮去找几个儿子,水笙因是怀里揣着打算还给白家的五千两银票,也有了说话的底气

。她在心里偷偷建设了半天,不想货店回来的小厮说白瑾玉有事出门了,而白瑾衣也去外地没有回来,事实上陪着他们的,只有白瑾塘。

水笙趁机和白母说了小米上学的事,当然,她一口保证说自己也有责任之类的话,这让白母很高兴直接拍板了。她挤眉弄眼地对小米使眼色,被白瑾塘瞧见了直拿鼻孔出气。

这顿饭因为兄弟都不在,所以吃得格外轻松,水笙甚至有了回家的感觉,她还暗暗想着若是白瑾玉兄弟总不在的话,她还能时不时的回来看看白母。

因为真的要送小米去临县上学,水笙不得不重新计划下布坊的事。在金元这么边远的地方,蚕丝还是个稀罕物,只有上贡的贡品当中才有名贵的丝绸,她想在这里动动脑筋,染布用不了多久,这秘密就不能守住,早晚有人会查出来柳少谦和她染布的细节,到时候再苦苦撑着布店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她给小米买了上好的墨宝,为了方便出行也雇了马车。白家的事大多还得白瑾玉说的算,所以两人从白家出来就一起去寻白瑾玉。

水笙在白家没拿出银票,就是想当面还给瑾玉。可当她见了他,立刻改变了主意。

从白家出来时候,白瑾塘说什么也要送她俩回布店,三个人走在大街上,也是难得有这么个悠闲时刻,小米在街边的小贩处流连忘返,白瑾塘也是一副我不想要其实很想要的模样,水笙一直将他俩当成弟弟,现在有钱了,自然也是极其大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