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5章 血战湘江 一(2 / 3)

加入书签

>

【而另一边,当桂军方面收到电报得知何键的湘军抢占全州的时候,桂军的白崇禧他是又气又恨,他已经让开了全州,为什么不趁早过去,更是直言我们这是在害他啊。

按照常运输的设想,全州、兴安县、灌阳这个三角区域就是我军的坟场,打完后还能顺便收拾这些地方的军阀。

【在所有人里面,没人比教员更加心急如焚,看着这支自己一手建立的队伍身处如此绝境,可自己能做的事情却并不多。

按理说我军一向以行动迅捷着称,7ok的路程再加上两阵地已经巩固,纵队一昼夜应该就能到达渡口,然后趁势快渡江。

【可现在军队的指挥权却在一个外国人手上,教员就赶往指挥部问问他究竟是怎么指挥的,他质问李德,湘桂两军加上中央军5o万,他们的武器兵力都远远过我们,如果还不卸掉那些笨重的机器,这口棺材,我们的战士抬不动。

【他提议部队直接北上通过零陵,离开崇山峻岭进入广阔的机动地带,这样携带了大量笨重机器的二纵才能跟得上部队,才能通过机动甩掉敌人,再然后就是重新回到江西根据地去。

【但是李德依然坚持要强渡湘江,去和二、六军团会合。

眼看自己说服不了李德和博古了,那就只得跟进,但为了跟上大部队,他只能央求将沉重的铁质辎重卸掉,全军加快前进,因为晚一分钟过湘江,就意味着有更多战士牺牲。

【可是博古却强调,这些财产绝不能丢弃,为了确保自己的军事顾问的李德权威性,更是直接扣大帽子。

面对二纵队难以跟进大部队的现实,博古甚至轻飘飘的说道,加快步伐,少睡觉。

而在这争执期间,胡必成同志虽然赞同教员的的意见,但是三人团二比一,胡必成同志的意见完全无效。

天幕下,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看到这牙根都痒痒,“早先就猜到了,说是三人,实则是二人,但实际是一个人在做决定”

“只是,他为什么如此固执,这已经不是用愚蠢能形容的了,这是脑子有问题啊”

,别说武将了,连一众文官都明白要卸掉辎重感觉走,但看到李德的行为,可以说整个朝廷都没有人知道这人是怎么想的。

陈勇对此的个人猜想是,李德这个德国人的骑士荣誉感作祟,他甚至要求军队在面临敌轰炸机的情况下大展红旗,走大路。

这种行为已经根本没法解释了,只能想到所谓的骑士荣誉感作祟。

【因为已无法攻占全州了,第一军团方面只能在全州南边的脚山铺建立阻击阵地。

此时,三军团六师的先头部队也抵达了界,南北两个阻击阵地为主力部队建立渡江通道。

与此同时还有个更糟糕的事,那就是白崇禧那边迫于常运输的压力,将桂军的主力又重新调了上来。

【画面来到三军团方面,为了保证主力安全过江,第三军军团长不得不分兵阻击,尽管他知道这样做,留下断后部队的牺牲将难以相信。

【按照军团长的部署,六师留守原阵地,第四、五师撤出阵地。

五师直奔新圩设防,四师则由军团长亲自带领去界阻击左翼扑过来的桂军,必须确保大部队顺利过江。

可有人担心,这里就留个6师,不行吧。

【军团长对此又何曾不知,但战况是严峻的,军团长只能坚决的说道:我们三军团就没有不行两个字。

【最后,军团长说道:跟战士们讲清楚,现在是危难时刻,没有退路,如果中国革命的胜利要用我们的鲜血才能铸成,那我们必须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