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巧渡金沙江 五(3 / 3)
“陛下,此计的巧妙,不在计谋本身,而在对时势人心的精准把握。他们看准了地方官员既畏惧中央军威,又无从辨识真伪的困境。这已不是简单的'瞒天过海',而是将敌人的体制弊端,化作了制胜契机”。张良不断的赞赏道,“这是胆识与智慧的结合,才让这个看似简单的计策屡试不爽”
在三国时期的蜀汉军营。
诸葛亮轻抚琴弦,会心一笑:“借敌之名,行我之实,不费一兵一卒便连过三城,胆大而心细”。诸葛亮说完,突然想起一军团的指挥是谁了,也明白他为什么能在年纪轻轻的情况下便指挥百万大军还能服众了。
唐朝。
李世民与李靖等人相视而笑。
“药师啊,你看这用兵之道,到了后世竟是越发精妙了。”李世民感慨道,“朕当年也用过疑兵之计,却不想后人能把这'冒充'的计谋用到这般境界。”
李靖恭敬回应:“这是把人心看透了。他们知道那些地方官员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这等洞察,确实令人叹服。”
程咬金在一旁嚷嚷道:“这要换成俺老程,怕是也要上当!谁能想到他们敢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城啊!真是一点不带怕的啊”。
在各朝各代的议论声中,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这支后世的军队,不仅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更有着超乎想象的智慧。他们正在书写一部前所未有的战争史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