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章 年盛夏的嘶吼(2 / 3)

加入书签

要不要回收我那些‘典藏大碟’。

就是当初从你朋友那、南锣鼓巷、以及从各种渠道淘来的绝版唱片、打口碟、签名cd。

那很多可都是我当初省吃俭用买来的心头肉,平时宝贝得不得了。

而且,我95未拆封,等于全新的。

看在你是老朋友的份上,我按当时买入价八折卖给你,你稳不赚赔,怎么样?’”

“我知道那些东西对你的意义,顾生,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儿。”

冯春晓说,对上顾生执拗的眼神,“但我这酒吧,也确实需要些镇场子的老物件当氛围组。

这样吧,我就挑我喜欢的,品相要最好的、价值最稀有的,放在店里,标上高价,充门面也当展示。

不做中间商,不赚差价,够意思吧。”

后来,酒吧真陆陆续续卖出去了十几张,都是懂行的老饕淘走的。

前前后后,冯春晓大概给他凑了5-6个91。

加上兼职驻场,有八万的样子。

听到这里,叶勤勤的思绪飞转动,杨师傅的话在耳边回响——“2o12年夏天,整整一个月,顾生那边一个快递都没有。”

购物空窗期……疯狂兼职……急需用钱……这几个点终于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所以,舅舅那一个月,是为了挣钱?”

叶勤勤急切地求证,“他那时很缺钱?”

“现在看来,是的。”

冯春晓叹了口气,“而且是非常急、需要一大笔的那种。”

叶勤勤倒吸一口凉气。

卖掉视若生命的收藏?这对于一个“剁手怪”

、一个用购物填补孤独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舅舅当时是陷入了怎样的困境?

她笑了笑,带着点江湖义气:八万块,不是小数目了。

可舅舅究竟需要这笔钱来做什么?家里?那时她已经记事,从来没听家人提起过。

为他自己?更不像。

叶勤勤的脑海里,一个名字呼之欲出。

她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干:“晓姨,那段时间……或者之后,您有没有见过一个叫黎雪宁的人?或者,听我舅舅提起过这个名字?”

冯春晓握着酒杯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酒吧里轻柔的背景音乐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她沉默了片刻,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

再次抬起眼时,她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和复杂。

“黎雪宁……”

她缓缓吐出这个名字,像是品味着一颗年代久远、滋味难辨的糖果,“何止听过。”

她的语气让叶勤勤的心跳骤然加。

“她来过这里。”

冯春晓的视线飘向一楼某个昏暗的卡座方向,仿佛能看到当年坐在那里的身影,那次顾生欢天喜地,说要免费给我唱一天。

黎雪宁,就来了那么一次。”

“就一次?”

叶勤勤追问。

“嗯,就一次。”

冯春晓肯定地点点头,“安安静静地坐在那个角落,点了一杯几乎没怎么动的长岛冰茶。

她那个位置,看舞台视角很好,但又不容易被台上的人注意到。”

冯春晓的描述极其细致,仿佛那晚的画面至今仍清晰地烙印在她脑海里。

“那天顾生唱的是什么,我记不清了。

但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女人的眼神……从头到尾,几乎就没离开过台上的顾生。”

冯春晓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艺术家特有的、对情感的敏锐洞察,“那不是粉丝看偶像的狂热,也不是普通朋友欣赏表演的随意。

那眼神里有……心疼,有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