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高手(1 / 2)
翌日,周博坐车来到秦江附近的5o1厂。
在夏国军工界,5o1厂是举足轻重的存在,地位仅次于沪江兵工厂。
夏国的核材料制备,反应堆制造都是5o1负责,工厂的技术是朱老亲自负责,里面也是高手云集。
而周博要找的人也在5o1厂。
会议室内,周博正在和厂长吴东生聊天。
吴东生部队出身,和周博也是许久未见,表现得非常热情。
“周院士,你可是好久没来指导我们工作了!”
“没办法,我也是忙得脱不开身。”
“对了,咱们的航母是不是快了!”
“快了,到时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
这时,一个3o出头,带着眼镜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徐教授来了,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周博院士!”
“周院士,你好!”
余广先连忙伸手,人的名树的影,夏国军工界内就算是聋子也得听过周博的名号。
“徐教授,你好!”
周博笑着伸出手,他要找的人就是余广先。
这位徐教授可不是一般人,在后世,他是夏国稀土工业的奠基人。
在新世纪,夏国掌控全球稀土命脉,卡鹰酱脖子,徐教授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余广先还有一点非常神奇,他是科学界的罕见全才。
一生三次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改变研究方向,每次转型都做到国际顶级,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推动夏国相关领域跃居世界前列。
两年前,他从鹰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先是在京大任教,研究量子化学。
5o1建厂后,在朱老的推荐下,他来到5o1厂,从事核燃料的分离和提纯。
目前5o1厂采用的“萃取体系分类法”
和“协同萃取规律”
,就是余广先未来的创。
这一套方法被写入国际教科书,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高度评价。
到了7o年代,面对高纯度稀土分离技术被西方国家垄断,余广先又转战‘稀土化学’领域,创立“串级萃取理论”
。
将稀土分离工艺从1oo多级简化到3级,纯度达999999,成本降低至国际水平的14。
其创立的数学模型被称为“余氏公式”
,被全球稀土工业沿用。
到了9o年代,余广先再次转向稀土功能材料,研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支撑夏国电动车、风力电机、led、激光晶体等产业崛起。
余老的三次转向,可以说是夏国科技展的缩影,也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篇章。
所以,面对余广先,周博的态度也非常恭敬。
“余教授,现在有一项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想来想去,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
余广先一脸诧异,事实上他和周博也只是见过两次面,远远谈不上了解。
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合适?
我自己都知道好吧!
“什么技术!”
“稀土分离技术!”
随即,周博将8861厂的大概情况介绍了一边,并且详细解释了稀土元素对军工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意义。
余广先听得很认真,同时心里也更加纳闷。
稀土在这个时代还不太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人甚至没听过,余广先也谈不上了解。
不过既然是分离技术,和核材料提纯的原理应该差不多。
余广先想了想,据实说道:“周院士,只要是国家需要,我义不容辞。
不过话说前面,我对稀土不太了解···”
周博一笑:“不光你不了解,咱们国内没几个人了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