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陛下感觉如何(1 / 3)

加入书签

自逼成王,他逼为臣,不逼为奴。

世事总在印证此言不虚。

长孙儒虽嘴上叱骂不休,但经封野这么一逼,倒还真想出个对策。

萧颐被封野晾足半个时辰,没能面见萧烈,使他的惊惶加剧;一句暗藏玄机的“自己看着办”

,更是让他产生浓浓的危机感。

封野分明是在告诉他:若解不得眼前困局,便该自逐于棋局之外。

萧颐心急如焚。

他也想这二人共执紫宸。

否则,若萧烈独登大宝,待后宫重盈、诞育子嗣,他这个旁系再想承继大统便难于登天。

幕僚韩承适时进言:“独木难支危厦,殿下何不寻求助力?”

萧颐看过来,韩承执礼躬身:

“封将军的授业恩师长孙先生,必是心向明主。”

当夜,萧颐叩开长孙府门。

长孙儒压下眼底精光,他本欲夤夜造访齐王府,不想人自己来了。

二人一番试探滴水不漏,三更烛影摇曳间,茶汤尚温,两人已借棋局定下暗盟。

五更梆响,八百里加急密匣自王府暗道送出。

边关驿卒怀揣的除却疫情奏报,另夹裹着钦天监的秘制星谶——紫檀笺上赫然拓着双龙吞日纹。

次日(六月十五),边关瘟毒流言如野火燎原,坊间骤起‘血瞳瘟’传闻,百姓们闭户焚艾,惴惴若惊霜之雀。

子夜刑狱,韩承将银票按在死囚掌心:“游街时高喊‘瘟鬼畏龙吟’,保你幼子入国子监。”

转身将秘制的疹粉撒入城中水系。

寅时,更夫现朱雀井浮起诡异绿沫,晨起汲水的百姓臂上渐现红痕。

六月十七,朱雀大街突现染疫流民,太医院值守当街暴毙。

酉时三刻,九门提督急报:瘟毒已渗入外城漕运码头。

六月十八,炎州龟裂舆图随八百里急报抵京。

白云观紫阳真人焚天问卦,黄裱纸竟显“双阙并峙,甘霖九野”

血纹。

正午烈日下,三百头陀结袈裟为赤龙,绕皇城诵《大云经》,龙影随日晷游移。

六月十九,钦天监监正密呈观星录:紫薇垣现双主星,分野正应萧、封二主命宫。

子夜,国子监祭酒率三百太学生血书《双圣安邦十策》,墨迹未干便直呈文华殿御案。

六月二十,漕帮力夫抬腐尸冲撞承天门,高呼“唯双圣可镇瘟神”

申时三刻,七十二坊万字血书抵通政司,御史台携三百童子捧万民伞长跪承天门。

六月廿一,周阁老嫡孙骤时疫,孔氏祭田惊现流民焚烟。

五鼓将残,六部尚书齐跪太庙,忽见太祖御容竟现重影。

老辅抖开斑驳锦帛,《景隆遗典》末页朱砂犹艳:“若逢日月同辉,当启双圣临朝。”

六月廿二,萧烈、封野顺应天命,焚香告太庙,以轩辕、湛卢交斩玄铁,承太祖遗训共理山河。

六月廿五,登基仪式正式举行。

寅时三刻,太常寺卿以膏油沃赤璋,青烟漫过朱雀纹青铜鼎。

萧烈振轩辕剑破晓,东来的天光恰映亮封野湛卢剑折射的启明星芒。

九尊云雷纹青铜鼎列于丹墀,黍稷燔香早漫过太牢三牲。

“日月合璧——”

九重编钟响彻云霄,祭天台上四十九面夔鼓逐次震鸣。

萧烈玄袍上的应龙金爪映着封野衮服宗彝纹虎尾,垂落的玄色十二章纹龙袍扫过阶前晨露,金线绣的龙纹在破晓天光里绞缠出混沌初开的星轨。

二人携手登上九重玉阶时,十万铜镜齐举的日轮辉光漫过盘龙金柱,两道玄色身影被镀上金边的轮廓,恰似上古壁画里并御九霄的日月神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