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选暗流(2 / 3)

加入书签

用意?

    “摄政王可有说明缘由?”沈清弦问道。

    “摄政王言,顾言之有地方实务经验,尤擅工程营造,且为人清廉自守,不结党营私,或能超然于各部之外,秉公办事。”

    赵文渊缓缓道,“老臣细思,顾参议确有其长处。只是……其品级稍低,恐难以服众,且久离实务,不知能否胜任如此繁杂之务。”

    沈清弦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萧云墨这个推荐,倒是出乎自己的意料。

    顾言之看起来像个中立的技术官僚,用他,似乎避免了国债司被户部或都察院一方把持,也符合沈清弦想要任用实干之才的想法。

    但,这真的是萧云墨的本意吗?还是以退为进,另有所图?

    “太傅以为,此人可用否?”沈清弦将问题抛回给赵文渊。

    赵文渊沉吟片刻,道:“顾言之才能是有的,只是……还需陛下亲自考校。至于民间监理,老臣以为,陛下所提那位方姓河工,或可一试。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只是,商贾之中,亦需有德高望重者坐镇,以安人心。老臣听闻,皇商苏万三虽家财万贯,但其家族素有‘义商’之名,每逢灾年皆有施粥捐衣之举,在商贾中信誉颇佳。或可列为监理正选。”

    苏万三……沈清弦想起张明远之前提过,此人对国债兴趣浓厚但心存疑虑。用他,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和稳定作用。

    “太傅所言有理。”沈清弦点头,“这样吧,明日午后,宣顾言之、李文博、王瑾,以及苏万三、方大同五人入宫,朕要亲自见一见。至于最终人选,容朕见过之后再定。”

    “陛下圣明。”赵文渊躬身,“老臣这便去安排。”

    赵文渊退下后,沈清弦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人选之争,看似是能力品行的较量,实则是各方势力的博弈。萧云墨推出一个看似中立的顾言之,是在向自己示好,表示不争?还是埋下了一步暗棋?而赵文渊,似乎更倾向于稳妥,希望平衡各方。

    沈清弦不能完全信任任何一方,必须有自己的判断。

    次日午后,五人被引至御书房偏殿。沈清弦并未坐在高高的御座上,而是设了座,赐了茶,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奏对氛围。

    李文博果然精明外露,对国债的发行、核算、利息计算等问题对答如流,言语间充满自信,但也隐隐透露出将此事视为户部分内之事的倾向。

    王瑾则一脸严肃,反复强调监管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严苛的审计条款,但对于如何具体操作、如何与民间沟通,则显得有些生疏。

    轮到顾言之,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瘦,目光沉静,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官袍。行礼时姿态沉稳,不卑不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