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给老作家面子,给新作家钱(3 / 4)

加入书签

nbsp;   编辑组稿法则第一条:给老作家面子,给新作家钱。

    他果断拍板,“那就千字七块!小说、剧本,《当代》都要了!钟编剧,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如此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钟山干脆把两份话剧的复印稿和《神鞭》的手稿统统装到一起,凑成了沉甸甸的一摞,交到了何其志的手中。

    下了楼,望着兴冲冲地蹬车离去的何其志,老秦站在钟山旁边好奇道,“这人到底是干嘛的?”

    钟山闻言笑道,“他呀,散财童子!”

    说罢,他哼着歌上了楼。

    《法源寺》、《夕照街》两部话剧加起来九万字,再加上《神鞭》的五万字,自己今天交给何其志的稿子足有14万字还多,按照千字七元的稿费,足有一千元!

    这可妥妥是笔大收入了。

    此时此刻,远在沪上绍兴路74号的《故事会》编辑部里,吴复兴忽然打了个喷嚏。

    吸着鼻子,他喃喃自语,“最近是不是天又凉了?”

    他扭头看看日历,“大后天就是元旦了,怎么老钟同志一点消息也没有?”

    ……

    1980年对于打工人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份。

    因为这一年开始,国家终于恢复了恢复春节休假制度,休假三天。

    至于公历新年,也就是元旦这天,则照旧放假一天。

    元旦这一天下午,钟友为催促着王蕴如和钟山早早出了门。

    今天燕京大学搞元旦晚会,钟小兰要表演节目,钟山的《法源寺》也要登上舞台,钟友为这个老登想想就激动。

    仨人蹬着自行车顶着西北风一路前进,终于在下午四点赶到了燕京大学。

    学生元旦晚会举办地点在燕大的“大饭厅”。

    这个地方最早是学校为解决用餐问题,校在三角地附近修的临时大棚,原计划是五年之后拆除。

    谁知道五年之后又是五年,一晃就是快三十年过去。

    大饭厅逐年修缮,成了燕京大学里的“忒休斯之船”,除了名字没换,几乎全换了。

    不过大饭厅嘛,“大”这个要点一直从未缺席。

    于是乎,除了吃饭之外,大饭厅什么都干,听报告、开大会、放电影,学生们搬上板凳,往往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

    钟友为三人来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