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2 / 5)
论投票的剧本自然就是钟山的《法源寺》。
在工作流程上,凡是剧本组创作或审核通过的剧本,都是交到艺委会来上会,不过为了提高效率,一般会先送到第一副院长刁光谭和主抓艺术的夏春院长那里,俩人审过了,再拿到会上。
如此一来,既减少了委员们的工作量,大家的意见也比较容易统一。
饶是如此,在艺委会严苛的标准下,一年能通过两三个新戏就不错了。
此时会客室里已经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手头的复印件上,除了偶尔的轻呼,大多数时间都是沙沙的翻页声。
蓝田野一拿到剧本,立刻就明白刁光谭干脆为啥那样看自己了。
打眼一看,《法源寺》几个字写得漂亮。
作者一栏,更是明晃晃的“钟山”俩字。
自家外甥写的剧本,自己都不知道,这事儿说出去谁信?
蓝田野心中叹了口气,钟山这孩子怎么也不跟自己说一声?
不过话说回来,写出来的剧本既然能上会,就说明底子不会太差——看来这个钟山跟他爹一样,是个做文化人的苗子,说不定以后也能懂点书法绘画?
还没翻开剧本,蓝田野心中已经暗暗打算,哪怕剧本不合格,最后投票没通过,自己还是要帮钟山说几句好话,以后再帮他争取个转正的机会,就容易了。
当然,如果院里重视、或者剧本通过了,那就借这个机会挑个话头,先把人调去剧本组,至少钟山也不用每天这么劳累……
心里百转千回,他信手翻开第一页,定睛一看,立刻愣在当场。
这样汪洋恣肆的台词、文笔,真的是一个小学文化的青年写出来的?
他觉得难以置信。
继续往下读,一个个历史人物的鬼魂悉数登场,围绕百日维新这个议题在佛寺之内上演了一桩桩历史重现的名场面。
剧本中表现出来的锐意革新的精神和那种足以刺破黑暗的勇气,也恰恰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主题。
多好的剧本啊!
蓝田野见过的剧本很多,但这种极度压缩空间,舍弃不必要的繁芜,用犀利的人物对话推动故事且逻辑自洽环环相扣的,着实不多。
尤其是首尾结构上,人物的台词完全一致,先来的后走,做到了遥相呼应。但作为读者的心情却是跟随剧情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对于台词顿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这种引人深思和回味的感觉,仿若剧本中那一句“钟磬声”在自己的脑子里响起,泛起一圈圈涟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