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表扬信的威力(3 / 5)
里。
这期间,担心得罪人的蓝田野还专门拽着钟山去找了俞民了一次,俞民却也没说什么,只是摆摆手说不必再谈,反而督促钟山抓紧时间把《法源寺》的稿子改出来,一反之前不屑一顾的态度。
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蓝田野这才放下心来,同时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便宜外甥是个有脑子的,看待他的目光也从原来的关怀变得愈发平等起来。
对于钟山来说,外界眼光的改变确实让他的工作环境好了不少,但是落实到《法源寺》改稿子上,还是得自己努力。
在跟蓝田野、金黎、蓝因海等多位导演、编剧讨论之后,考虑到时代环境和接受程度,钟山对原有的话剧做了很多改动。
首先是幕间的衔接问题。
原版的《法源寺》几乎是凭借人物对话无缝衔接所有场景。
虽然场景转换之间也有“普净”的串词,但语言信息之多,仅仅通过声音穿插,其速度、节奏之快,往往需要人集中精力才能辨别。
考虑到目前观众的欣赏水平,钟山还是在幕间加了几段小沙弥异禀与各种人物的单独对话,以此介绍接下来出现的场景,同时间离效果也更明显。
其次就是剧本后半部的节奏问题。
原版的《法源寺》在后段有好几段人物抒情的段落,用来表达历史时空中,人物情感的多面和复杂。
但是落实到戊戌六君子和谭嗣同上,那些阐述个人感情生活的内容其实有些拖沓了,所以干脆一并删去。
如此一来一幕幕的故事情节比原来要紧凑得多,谭嗣同从参与变法到从容就义的心路历程也展示得更加充分。
尤其是最后为什么要选择去死这个话题上,有了更充分的讨论空间,人物的使命感大大加强,最后的台词演出就更加震撼人心。
如此一番修改,约摸用了两三天就完成了。
剧本递上去的时候是星期五,这次曹宇和刁光谭格外满意,副院长夏春签字的时候,只是叹了口气,也没再提意见,还顺手给钟山开了批条,让他去计财科领稿费。
从办公室出来,钟山捏着批条,心中默默盘算起来。
接下来的工作,就到了安排导演、选演员排练上,自己作为编剧依旧要实时跟进,不过工作就轻松多了。
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写点别的东西。
一边想着,他推开了计财处的门。
财务大姐姓戴,接过签完字的批条,先是惊讶一声,“哦!你就是钟山啊!”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