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艺逆子(3 / 4)

加入书签

的方万德、英若成几人依次表达了态度。

    方万德年纪大了,马上要退休,所以直接以身体为由推辞了。

    英若成倒是很有兴趣,但曹宇却摇摇头。

    “下半年阿瑟·米勒要来一趟,看我们的戏,到时候你还有很多接待工作。”

    曹宇所提到的这位阿瑟·米勒钟山也是听过的。

    那是美国戏剧界的大人物,其在中国最出名的作品大约是《推销员之死》,不过与作品相比,或许他的前妻更出名——玛丽莲·梦露。

    现如今是中美蜜月期,双方各方面交往很密切,阿瑟·米勒作为美国戏剧“三幻神”之一,受到的关注自然是非凡的。

    而英若成又是人艺内部难得的英语大拿,所以搞对外交流肯定不能没有他。

    英若成闻言,不再说话。

    曹宇抬头望向孤零零坐在对面桌角的林钊华。

    “钊华啊,你什么想法?”

    林钊华的眼皮耷拉着,好像没睡醒,听到曹宇的话,硬硬答了一句“没想法。”

    没想法,那就是随便、听领导的。

    曹宇似乎早知他脾性如此,也不生气,扭头望向钟山,“既然这样,钟山,一会儿散了会你跟钊华同志交流一下,这部戏就交给你们了,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院里打报告。”

    钟山和林钊华都点头应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说完这件事,曹宇看向刁光谭。

    “《法源寺》这出戏是一部能够鼓舞人心,表达态度的戏,我的想法是尽快排出来,档期方面怎么安排?”

    刁光谭翻着本子,“《茶馆》结束之后,四月份接档的是《丹心谱》,然后是《雷雨》复演,计划演出三十场,紧接着到六月底,安排的是丁西林短剧两则,到七月底是新戏《王昭君》……”

    一番通报,人艺从年头到年尾的计划可谓满满当当,从首都剧院的演出到外地巡演的剧目、时间、剧院,基本都定了个七七八八。

    这其中,由于《茶馆》广受欢迎,所以计划到下半年和年末再演两轮。再加上《丹心谱》的作者筹划的新剧,很多时间根本无法调整。

    大家推算来推算去,只有两个时间点,要么六月底,要么十月底。

    按理说,十月底更合适,但是如果占了这个档期,《茶馆》就要六、八九连演,好多演员还要排《王昭君》的戏,这么安排直接能把演员累死。

    所以说来说去,《法源寺》的上演时间还是定在了六月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