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侠之大者(2 / 4)
压在单脚踩着的自行车踏板上,如同骑车溜车的倒放。
这是他喜欢的游戏,就是要试试最后剩下的这些动能是否可以把自己正好送到门口。
约等于人肉冰壶玩法。
今天他掌握得非常完美,不仅溜得格外轻松,车子的动能还正正好好把他送到了门口传达。
他所到达的地方,是一幢三层红砖小洋楼,门口悬挂着74号的门牌。
在门牌下面,一个硕大的铜牌标识着它一个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沪上文艺出版社、故事会编辑部。
停好车子,吴复兴钻进传达室,抱着一大摞信件就往编辑部办公室走去。
推开门,他跟正在忙碌着抄写稿件的的何成伟打了个招呼。
“忙呢?”
“嗯。”
“他们呢?”
“出去了。”
“哦。”
无比简洁的对话结束,吴复兴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把信件放下。
编辑部的办公室虽然文件物品堆叠如山,实际并不算大。
虽然如今《故事会》已经是相当有名的期刊,但实际上编辑部除却编辑室主任何成伟和自己这个副主任,一共只有八个人。
这其中还包含一个美工和两个负责发行的编辑。
实际负责刊物内容的,就五个人。
所幸目前《故事会》还是双月刊,虽然人少,但加上吴复兴和何成伟,两个月出一期还勉强够用。
不过勉强够用的结果就是,自己这个副主编也要负责处理投稿审查——其余的编辑大多都在各处搜集整理文本内容呢。
对于《故事会》来说,这年头的来稿能用的实在是太少。
《故事会》是个走群众路线的刊物,换句话说就是通俗,而且刊如其名,要求故事性强,富有传奇色彩,描写上大白话一些也无所谓,反正都是给老百姓看。
这种定位,带来的好处就是发行量贼大。
《故事会》的发行量一直是国内顶尖水准,甚至在1985年还创造过单刊发行760万册的神话。
但坏处也很无奈——收稿困难。
由于刊物定位并不是文学期刊,缺乏文化影响力,所以热心文学、有水平的作家们往往看不上他们。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