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敢问招牌何在?(4 / 5)
工离开,后台一下子空旷了不少。
九月份,人艺难得清闲下来。
上半月还有四场《王昭君》的演出,之后的时间,首都剧场接了十几场各单位活动,演出全部暂停,演员们终于得以喘息。
此时的钟山大概是院里最忙碌的人。
空政话剧团的《夕照街》排练接近尾声,三天两头就要去看效果。
而到了晚上,钟山就一头扎进了饭店后厨。
这家饭店不是别处,正是位于前门大街的燕京烤鸭店。
烤鸭店的后厨宛若战场。
永不停歇的切墩、爆炒,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和膀大腰圆的厨师们挥洒的汗水混做一团热气,毫无保留地拥抱着每一个站在后厨的人。
而作为烤鸭店,吊炉更是夺人眼球。
硕大的吊炉里火焰升腾,好几个人围绕旁边伺机而动。
这一边,一只只刷了饴糖的鸭子正在快速变成琥珀色。
另一边,刚刚烤制完成的鸭子带着闪亮的光泽从炉中取出,放到推车上的大盘子里,被一位位片皮厨师推到客人面前。
此时钟山正跟身旁一位面相敦厚的人请教着烤鸭的种种细节。
俩人聊了一阵,又转战大堂。
坐在前厅的角落,看着络绎不绝的食客,钟山静静地听着身旁的人讲从前的故事。
“打我记事儿起,我就跟鸭子混在一块儿,全家指着这个吃,想当年这里盖二层楼,就是我爸爸他们干的。只可惜啊,传到我当掌柜的时候,这店都快玩儿完了。”
“这么好的买卖,怎么就完了?”
“那时候乱啊,没法经营!五子行是贱行,赚点钱都不够让这些恶霸们讹诈的。”
这人说到旧社会,不由得连连叹气摇头。
此人名叫杨福来,是如今燕京烤鸭店前门店的经理,也是这家店公私合营之前的“东家”、“掌柜”。
而这家店在公私合营之前的名字,叫做“全聚德”。
如今的全聚德自然还不是钟山前世那种庞然大物,依旧保留着属于烤鸭店的美好。
钟山对五子行格外感兴趣,“您详细说说过去五子行的规矩?”
所谓五子行,就是“厨子、戏子、堂子(跑堂)、门子(看门)、老妈子”这五个名字里有“子”的行当,在旧社会跟下九流比好不了多少。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