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把“鞭”剪了(2 / 4)
bsp; 钟山听着这下三路的描述,无奈跟着他下了楼。
冬天的楼道里直窜凉风,钟山跟着秦大爷来到楼下的门房里,屋里正坐着一个中年人。
此人身量不高,看起来一副斯文模样,鼻梁上托着一副银边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对小眼睛。
此时他正围着门房的蜂窝煤炉子暖手,一看钟山来了,赶忙站了起来。
他一开口,普通话里还夹杂着淡淡的南方腔调。
“你就是钟山同志吧!”
他满脸堆笑,“我是《当代》的编辑,何其志!”
说着,他随手掏出半包八达岭递过来。
“抽烟吗?”
钟山并不抽烟,谢过何其志递的香烟,他转手交给了门房老秦。
老秦笑眯眯把烟夹在耳朵上,钟山则是扭头领着何其志进了后台。
今天首都剧场晚间有个活动,上午剧场里空无一人,钟山跟值班的装置组同事打了个招呼,拉着何其志在副台一堆箱子中间随意坐下。
“何编剧,你今天找我有什么事?”
“最重要的事儿当然就是来见一见你本人啦!”
何其志扶了扶眼镜,满面春风。
“作为《当代》的编辑,我们自然要对燕京本地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了如指掌,说实话,从《法源寺》一直到《夕照街》,你的作品我是一部都没有落下!确实优秀啊!”
钟山心想,废话,总共就这两部,哪那么容易落下。
他打趣道,“那您今天见到人了,还满意吗?”
“别提多满意了!今天一见钟山老弟,我才知道,什么叫作品就是人品!风格就是性格!妙!妙啊!”
何其志一阵舌灿莲花,一边夸赞钟山英俊潇洒、文人气息浓厚,一边把钟山的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直到最后,才露出个话头。
“眼下我们《当代》推出了一个栏目,是专门来刊登剧本、话本等小说之外的艺术形式,怎么样,您这两篇话剧,不知道有没有被其他刊物约走?愿不愿意交给《当代》发表?”
虽然大约猜到了何其志的来意,不过眼看何其志对自己态度如此积极,钟山还是颇为开心。
他摇摇头,“之前剧本组的组长跟我提过一句,说是可以送去《剧本》或《现代话剧》者上试试发表,一直还没动作。”
何其志顿时大摇其头。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