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朕观捷报知子勇,相执簿书疑功虚(1 / 4)
“臣察赵诚生平,呈大王陛下:
赵诚此人生而宿慧,幼而敏达。
及齔之年,群童嬉戏时,他已能代母操持农务,上山斫薪,下河渔捕,以补家计。
时里中妇孺多以其身世私议,少年曾当庭舌战群嫗,词锋如刃,眾妇莫能与辩,狼狈退散。
又尝与村童八人相搏,虽头破血流,犹追击至其家,为父者出而呵之,赵诚夜携刃潜入户,抵颈而叱,迫使长跪请罪。
自此閭里震服,同辈及弱冠之龄者,皆以礼相待,推为孩提之魁。
九岁时,其舅从戎归乡,得任里正,母子境遇稍紓。
未几,母张氏病歿,遗百亩户田。
十二龄童独当门户,治田事井井有条,兼习木工、瓦作、渔猎诸技,昼夜不輟而神貌愈伟。
然其稟赋异於常人,食量大若穀仓,虽躬耕力作兼舅氏周济,犹常忍飢。
年十五,为求一饭之饱,遂投军从戎。
初至县廷登籍,单手举十二石锁,力逾常伦。
蒙驁次子蒙威奇之,悉心培教。
月余间,骑射之术出神入化,能於奔马之上连射飞鸟,百无一失。
蒙威以宝弓相赠,此弓於其手中大放异彩,敌闻弓响者,无有生还,军中名此弓为“阎王令“,以状其索命之威。
臣於县廷查访时,適遇军报传卒,言及赵诚,皆敬服非常,崇拜之情溢於言表,可见其军望如山……”
安静的大殿之中,只有帛书翻动的沙沙声响迴荡。
嬴政低头看著帛书,脸上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他突然抬头看向顿弱,状若无意问道,“你在阳城县时,遇到传卒简报了”
顿弱低著头,“回大王,巧遇捷报,我军叶县大捷,军报详情不日便到。”
嬴政点了点头,“此战首功是谁”
“回大王,还是赵诚,赵诚间入叶县,斩敌两千余,偽装猎户,登上城头,靠近韩將,將其斩於两军阵前,又横扫千军,於城头之上再斩三千余,破瓮城,启门关,大军长驱直入,轻取叶县。”
嬴政眉尾微微挑起,脸上已经出现了惊讶之意,“斩敌五千余”
“此事为真”
顿弱点头,“做不得假,臣听闻此事时,也大为惊奇,故而回程路上,特意派人仔细探查。
夜乱敌城有诸多间子为证。
城头斩將横扫千军,更是在军阵之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嬴政畅快大笑,心中有句话不吐不快,却不能说,出口时变作了,“此天赐秦之国柱。”
“卿以为此子如何”
顿弱脸色一变,连国柱都出来了,大王是真喜欢这孩子!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拍就是了!
“此子有拔山扛鼎之雄,乃天生將星,镇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则威振三军,气吞万里,可称无双国士,假以时日,必封侯拜將!”
嬴政快慰,畅快大笑,“哈哈哈,寡人得此子,如虎添翼乎”
这么明显吗大王,你这有点考验我的演技啊。
顿弱不露分毫异色,“如虎添翼!”
嬴政挥了挥手,“好了,你下去吧,寡人还有政务要处理。”
顿弱道了一声是,缓缓退下,终於鬆了口气。
而嬴政则是等他走后,再次拿起了记录赵诚生平的帛书,细细看了起来。
当看到“及齔之年,群童嬉戏时,已能代母操持农务,上山斫薪,下河渔捕,以补家计”这里,他脸上坚硬的威严渐渐褪去,丝丝柔和之意爬上眼角眉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