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秦王亲赐美侍女,韩公主竟在其中?(1 / 4)

加入书签

章台宫前殿。

赵诚在礼官的指引下,先是稽首拜秦王,而后顿首礼再拜象徵社稷的秦襄公石鼓,最后空首礼拜太庙宗室牌位。

每拜皆由宗正寺卿唱赞:“爵尊德配,兵强民服”。

“分符!”

秦王以天子剑挑开青铜匣封泥,双手托符齐眉。

这大良造爵符金质嵌玉,长七寸二分,宽二寸五分,取秦制七数,象徵军权。

符身以赤金铸造,正面阴刻双线虎纹,头向王廷,尾指受封者。

虎爪交握处铸【大良造】三字鸟虫篆,尾端凿刻受封者姓名【赵诚】与授封年份【秦王政十六年】。

背面满布甲冑连云纹,象徵披坚执锐的军功荣耀。

符体中分,左符由赵诚执握,右符会当场封存於王室金匱,封口鈐符璽令印硃砂泥。

赵诚向前单膝跪地,以捧圭式接符,掌心向上,虎口成方,象徵承天授命。

接符瞬间,殿中三十六名锐士齐击金鐸,声震殿瓦。

“授印!”

赐印綬,这印綬与爵符不同,为隨身之符。

金龟纽印,取守土如龟之意,印文为“大良造赵诚之印”配赤黑色綬带,綬带末端缀青铜小戈,走动时叮噹作响,警示庶民迴避。

嬴政取印綬绕过赵诚颈后,从左肩斜挎至右腰。

赵诚口念“印綬在身,王法在侧,敢有违逆,符碎人亡”。

“验舆!”

治粟內史捧起青铜托盘而来,上置竹简租税券。

御史大夫当庭宣读:“封大良造赵诚食邑潁川郡三千户,兼领博山泽渔利!”

潁川郡就是赵诚率八千轻骑打下来的地方,如今被设置为秦国潁川郡,此处封邑暗含镇抚韩遗民的军事考量。

当然,镇是確实镇了,抚不抚那就不知道了。

“食邑之地每户年纳粟三石、布二匹,其中六成上缴內史府,四成归大良造赵诚。”

“食邑內可设税官三人,由大良造自选,需报治粟內史备案,可截留过境商队十分之一货物充作军资。”

“另有庶子名籍简,赐庶子八百人,其中私卒三百,可充亲卫,耕卒五百,用於屯田耕作。

庶子户籍从编户齐民中划出,直属赵诚麾下,不服国家徭役,唯听封主调遣。”

在这宣读之中。

赵诚跟隨礼官指引,当场用佩剑挑开租税券封绳,拿出竹简制的租税券。

而后以舌尖舔尝竹简边缘,象徵尝民之苦。

再以符身稜角在图记上压出凹痕,象徵划土为界,守土如符。

“赐轩车!”

太僕赵高署四名厩吏牵出駟马轩车。

前方四匹河曲战马都是肩高五尺,毛色纯黑。

鼻端更有白星破阵痣,马具为青铜错银轡头,额心嵌菱形玉饰,马鞅系八片青铜甲叶,象徵八面威风。

车軾雕戈矛交击纹,车盖为玄色锦缎,边缘绣十二道红色齿纹,对应十二时辰,寓意王命无时不达。

车右立大良造牙旗,旗杆长三丈,以熊皮包裹,旗面绘黑色战虎踏碎韩国冕旒图案,象徵赵诚以灭韩封此爵!

“呈甲第!”

又有將作少府呈上甲第图纸,这图纸縑帛绘製,长宽各三尺,边饰云雷纹框。

少府当眾宣读宅邸规制:

“甲第选於咸阳渭阳里,占地九亩,正门开三门洞,中门宽一丈二尺供轩车通行,侧门各宽六尺,供宾客与庶子出入”

“门前可立一对青铜棨戟架,插十二支殳,示武而不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