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只归天朝,不归无德之人(3 / 4)
长公主与于阗太子李从德,从于阗城赶到了凉州,张昭的立国的进程,终于开始。
不过虽然是立国,但有一项宗旨,是没有变的。
那就是张昭不是如同孟知祥建立后蜀那样,关起门来自己搞独立。
也不是南唐李昇那样,把吴王李恪编成自己的祖宗,建一个毫无法理的唐朝。
张昭带领安西、河西、陇右汉人以大义归国,他自己要结束的是五代十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混乱无序局面。
这就注定了张昭不能随意的,毫无理由,仅仅为了权势建一个国家。
除非他愿意做一个吕光、张轨那样的割据政权。
既要独立建国,又要不伤大义,这本来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但好在张昭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窗口期。
中华上下二千多年非傀儡帝王中,石敬瑭说他无耻算第二的话,没有敢说第一,弑父篡位的朱友珪都比他有牌面。
同时,张昭还要考虑到给自己留下后路,不能过于刺激中原的后晋政权。
因为从现实上来说,张昭的河西政权目前来看,地域之宽广,国际形式之好,已经在原本西夏之上。
但是从政权的动员能力来说,还远不如历史上李元昊时期的西夏。
现在张昭治下约有三百万人,但其中张昭建立了详实有效统治,能充分调动的,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人口。
其余的基本都是诸羌、党项、回鹘、达旦、吐蕃等族。
张昭只能通过各部首领,进行比羁縻统治好一点的部落首领式统治。
以这点人口,养数万大军,加上河西陇右唐末以来田地荒芜,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实际上是养不起的。
之所以现在能养得起,那是因为张昭恢复了河西商路,打通了丝绸之路的小循环。
比如白、冰、茶砖、、银票,都是在这上面衍生出来的,这条商路,就是他的生命线。
假如把后晋朝廷得罪狠了,后晋朝廷以自损五百伤敌一千的态度,封锁潼关,甚至封锁长安以西各关。
禁止河西商人到中原贸易,禁止中原商品输出河西,势必会造成河西经济的大崩溃。
到时候别说出动数万铁骑,就是万余军马,都不能长时期征战。
更重要的是,他要是把火往自己身上烧大了,岂不是要便宜了契丹人
所以,张昭的总策略,就是要明面上昭告天下,说明独立建国非是本意,而是天子失德,暗中则以气死石敬瑭为核心。
儿皇帝本来历史上就是夹在刘知远和契丹人之间,处处受憋屈,于942年抑郁而死的。
现在都940年年末了,提前一年气死,非常有可能。
等到石敬瑭一死,石重贵这空有热血但没有手段的莽夫一上台,张昭还可以用这个独立国王的身份,跟中原朝廷讨价还价,自去国号再度归国,也不是不可以。
理清了这些利弊,国号就很简单了。
韩肯定不能用,这是石敬瑭封的,建国肯定不能用。
唐也不行,安西、河西人再怀念大唐,能以大唐遗民自居,但肯定国号不能用唐,因为他毕竟不是李家子孙。
秦也不行,据有关陇,特别是有关中才能是秦,张昭有陇无关,不能称秦。
要称秦,除非现在去拿下关中,那跟后晋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了。
石敬瑭只有派兵跟张昭大战一个选项,耶律德光恐怕做梦都要笑醒。
那么目前来说,只有凉一个选项,但也不能直接称凉国,因为那就会破坏归义军大义归国的形象。
这时候,那个不管是对现在的张
↑返回顶部↑